強詞有理:香港變得愈來愈自閉

公立醫院人手短缺問題愈演愈烈,前線醫護叫苦連天,病人望天打卦,港府束手無策,不惜採取銀彈政策,計劃增撥六億元經常性開支予醫管局,主要用作員工薪酬調整及改善津貼。這就能解決問題嗎?當然不可能,錢能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醫院缺的是人手,而不是金錢,港府沒有對症下藥,反而藥石亂投,隨時弄巧成拙,令問題進一步惡化。

有人說,新加坡醫護人員本來也不夠,醫生佔人口比例比香港還要低,但自從星洲政府廣招人才,容許認可的海外醫學院畢業生免試行醫,情況即大為改觀,為何香港不能倣效?這正是問題的癥結所在,新加坡做得到的事,不表示香港也能做到。例如填海造地,新加坡坐言起行,說做就做,既增加了土地供應,又解決了房屋問題;香港則是坐而論道,吵吵鬧鬧,以致寸步難行,房屋問題不斷惡化。引入海外醫生亦如是,新加坡醫生中來自海外培訓的高達兩成左右,而香港只有百分之一,這就是香港出現「醫生荒」的主要原因。

常說心胸決定格局,眼界決定境界。新加坡打開門戶,歡迎海外一百五十多所知名醫學院的畢業生免試行醫,包括八所中國內地醫學院;反觀香港閉關自守,引入海外醫生計劃推行多年,至今還不到四十人獲准在港行醫,港府鼠目寸光,業界自私自利,醫護人手怎麼可能不短缺。

最荒謬的是,部分業界人士不怪自己奉行保護主義,拒絕引入海外醫生,反而轉移視線,責怪新移民逼爆醫院。有反對派政客更乘機挑撥離間,激化中港矛盾,鬧得滿城風雨。實際上,新移民使用公共醫療服務的比例到底有多少,連港府也沒有相關數據,這些人信口開河,分明別有居心。

自由、開放、包容曾是香港的最大優點,也是賴以成功的主要因素,可惜近年來這些優點正逐漸消失,香港變得愈來愈保守,愈來愈自閉,愈來愈不可理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