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規劃綱要

備受各界關注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日前終於公布,但是內容大概都早已公開,並沒有多大驚喜。

對珠三角而言,綱要的內容只是重複各市和省政府已有的規劃。例如珠海、佛山的珠江西岸先進裝備製造產業帶,以及深圳、東莞的珠江東岸電子產業群,均已經推動多年,發展迅速,並不如香港一些無知者所批評的虛而不實。綱要只是提綱挈領地把主要的產業、主要的產業項目大致列出,背後是既龐大而又發展急速的眾多企業與產業群。又例如,綱要提及的「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的建設,實際是在原有的廣州、深圳科技創新走廊 (也包含東莞) 的基礎上擴大。

事實上,廣莞深已有多年創科建設,如今加上港澳,只是為了照顧港澳,或許港澳會有貢獻,卻比不上廣莞深原來的條件與規劃,這便是綱要比珠三角原來的規劃多一些新的發展。至於基建方面,如珠三角的機場、鐵路等建設,綱要也只羅列現有的規劃,卻語焉不詳,因為它們都與香港不大有所關連,尤其機場更是增加競爭。

再說創新科技發展,互聯網、電訊、區域網絡和電子支付等項目,也盡是珠三角的專長,香港未有完善規劃,也未具完整概念。例如在取消粵港澳手機長途與漫遊費上,珠三角及內地已經實行,港澳則是反對,綱要便只能提可行性研究而已。

說真的,綱要並未對珠三角九市帶來太多新的發展,主要的作用還是由中央借廣東省和珠三角之力來支持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從而保持港澳長期繁榮穩定。而其中的方法是希望打破香港在回歸以來的保守落後,故步自封,借珠三角之力,大力發展大灣區內的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逼香港步步前進,急起直追。

中央一方面提供單向單邊給香港居民、企業和社會多種好處及優惠,鼓勵他們融入內地,從而與國家的急速發展同步。另一方面,中央提供政策、資金、企業、人才與機會,幫助香港深化金融中心的功能。

然而,在一國兩制底下,香港的情況還未危急到中央要強制香港發展。因此,綱要有關香港的發展部分,相信是由特區政府所提出的,盡是二、三十年的舊酒裝上新瓶。

值得一提的是,人民幣離岸業務本是香港大發展的機遇,中央提出政策、提供資金和機會,可惜香港還是消極被動,拖拉不前。或許正因如此,綱要提出研究在澳門建立人民幣計價結算的證券市場、跨境汽車保險和跨境醫療保險等新業務,與香港競爭,也用競爭壓力來迫使香港上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