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港優勢不再 旅遊業支柱動搖

內地五一假期開始,又是國人出遊旺季,也是本港旅遊業的大日子,飲食、零售、酒店等行業莫不翹首以待內地遊客的到來。但時移勢易,往日人頭簇擁、遊客大包小包瘋狂「血拼」的一幕已成絕響,「黃金周」一去不復返。

旅遊業議會預料,五一檔期每天約有一百八十至二百個團訪港,與去年相若,惟相比以往高峰期每日可達四百個團,現時已銳減一半,只是受惠於個人遊按年有百分之五至十的升幅,相關行業才不至於門可羅雀。對此,業界歸咎於五一黃金周假期只有三天,與「十一」黃金周長達一周以上不可相提並論,加上現時香港與內地交通方便,內地客可隨時來港,為避免公眾假期人多擠迫,故黃金周訪港客不增反減。

黃金周「黃金不再」,令人有「花無百日紅」之嘆。事實上,自○三年沙士疫情結束、內地開放個人遊,本港旅遊業迎來春天,在長達十年的旅遊業高峰期間,香港有客多為患之感,更由此引發中港兩地矛盾,經歷佔中、驅蝗、鳩嗚、港獨、反水客等連串政治事件後,內地客蜂擁來港的勢頭戛然而止。儘管最近政治氣氛有所緩和,針對內地客的瘋狂行動不再,各界期盼的旅業強勁復甦卻並未如期到來。

展望未來,本港旅遊業可謂有喜有憂,但憂肯定多於喜。一方面,大灣區建設、高鐵香港段及港珠澳大橋年內通車,將為香港帶來新機遇,有望吸引更多內地客訪港;另一方面,內地進一步改革開放,國人進一步走出國門,視野更加開闊,香港早已不再是豪客「那杯茶」,而內地城市「自貿區」如雨後春筍般冒起,也令內地客減少來港購物消費的動力。事實上,內地當局為改善國人生活,近年不斷降低優質奶粉、藥品等商品的入口稅,香港與內地的成本幾乎拉平,內地客又何必山長水遠來港購買還要招人白眼呢?

對香港威脅最大的莫過於海南自貿港大計,其開放程度不僅高於上海自貿區,更可能高於港澳,別的不說,單是發展博彩業、開辦賭場一項,已是香港說了多年卻做不到的事。自由港政策是香港成功的基石,也是面對內地的優勢所在,如今香港有的,內地也有;香港沒有的,內地仍然有,香港還靠甚麼吸引別人,如何維繫競爭力呢?

可能有人認為,海南自貿港計劃剛開始,發展需要時間,而香港基礎雄厚,無懼競爭。然而,只消看看深圳在短短時間內就在高科技及經濟競爭力方面超越了香港,就知道根本不是這回事。深圳能做到的,海南也能做到;特別是現在內地已非吳下阿蒙,要錢有錢,要人才有人才,要政策有政策,做任何事都是得心應手,事半功倍。

所以說,五一「黃金周」遜色並不是大問題,港府鼠目寸光、業界不思進取、旅遊業競爭力每況愈下,才是大問題,當有一天水貨客現象不再,商場水盡鵝飛,就是旅遊業支柱崩塌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