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行業缺笑容 只因失去進取心

新一份「全球微笑指數」出爐,香港在全球排倒數第五位,無疑是很差了,但香港人還是應該慶祝一下,因為相比過去的排名不是包尾就是尾二,今次已經是最好的表現。

根據這份調查,香港服務業人員在全球微笑指數取得六十六分,比去年升九分,這是香港自一○年加入調查以來的最高排名。其中電訊業獲七十九分,蟬聯第一;銀行業居次,有七十四分;包尾大幡的仍然是運輸及交通服務業,只有可憐的二十三分。

全球微笑指數如同一面鏡子,不僅照出一個地方的服務水平,也反映居民的文明質素。中國古人說「倉稟實而知禮節」,其實並不盡然,一個地方服務業質素如何,同富裕程度無關;服務人員是否笑迎顧客,賓至如歸,同從業員收入也未必有必然關係,否則就很難理解,為何在全球微笑指數中排名靠前的,既有飽受財困及失業之苦的希臘,也有收入不高的波多黎各。

至於香港服務業人員常以「黑口黑面」示人,坊間有不少解釋,有人說香港消費者不好侍候,花少少錢就「扮晒大爺」,要求多多又愛投訴;有人說香港人生活壓力大,衣食住行樣樣難,因而帶着情緒上班;有人歸咎勞資關係不佳,打工仔慘被剝削,因此沒有好心情;至於說香港政府無能、政治紛紛擾擾,因此影響打工仔情緒的說法也有一定市場。其實,這些「笑不出」的理由即使不能說全無道理,但最根本的原因,恐怕還是香港服務業近年一直順風順水,缺少競爭所致。

有比較才有鑑別。電訊業、銀行業的服務人員壓力大是公認的,因為他們有業績要求,但也正因為競爭大,需要爭取新顧客,還要防止舊客跳槽,不能不改善服務態度,盡量微笑迎人,再說這些行業大都由大企業經營,在服務培訓方面也有一定規範。相比之下,運輸及交通多是自僱形式,以的士業為例,因缺少競爭也沒有職業培訓,揀客、拒載、欺詐等問題層出不窮,因此淪為被顧客投訴最多的行業之一。正如今次負責調查的「神秘顧客服務業協會」指出,若效法電召的士行業引入評分機制,將有助改善情況。

事實上,有競爭才有進步,有競爭才有微笑。這些年來,香港背靠經濟發展一枝獨秀的內地,受益於自由行政策,商家不愁沒客路,打工仔不愁找不到工作,因此上上下下都不重視提升服務質素。無獨有偶,向以禮數周到聞名的日本,在近年的微笑指數也排不上較高名次,原因也是多了中國豪客的「爆買」,變得不思進取。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自古皆然。與日本等地不同,香港農業式微,工業北上,只剩下服務業支撐經濟,服務業表現好壞關乎香港未來,當服務人員失去笑容,意味着服務業失去競爭力,一旦再遇到金融危機或○三年沙士疫情重演,還會有人來幫襯嗎?香港還有得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