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安老兩大難 消費信心何處來

一葉落知天下秋。消費者信心指數的高低,反映一個地方未來經濟的強弱,同時顯示人們對前途有沒有信心。香港在一項消費者信心指數調查之中敬陪末席,正是港人對經濟前景悲觀的折射,也是港人對港府施政不信任的明證,香港未來是好是壞,盡在不言中。

一項兩岸四地今年首季消費者信心指數調查顯示,以二百分為滿分,香港整體只有八十六點八分,在兩岸四地中分數最低,亦是連續第二個季度居於末席。得分最高的是內地,其次是澳門和台灣。在眾多項目中,香港消費者最擔心的依然是「購買房屋」,僅得三十九分,雖較上一季微升,但仍處於有調查以來的甚低水平。另外,香港消費者在「投資股票」、「經濟發展」方面的信心指數下降,說明港人對經濟前景不樂觀。調查機構同時指出,香港現有退休保障十分不足,滿意度不足四十六分,打擊消費信心和意欲。

這個調查結果並不令人意外。香港這些年經濟發展毫無寸進,產業結構單調呆滯,早已是路人皆見,也是競爭力跌跌不休的主因。惟與百業俱疲形成鮮明反差的是如火箭飆升的樓市,截至今年二月,私人樓價已連升廿三個月,每個月都破頂,證明高處未算高。上樓之難,難於上青天,這何止反映在消費者信心指數方面,也反映在資助房屋每次推售都爭崩頭。新一期居屋早前接受申請,房屋署首日收表多達二千七百份,打破過去三期新居屋首日收表紀錄,足以說明一切。

必須指出,一個地方的消費力主要依靠中產帶動,可惜本港中產卻是生活最不容易的一群。他們上有高堂下有子女,每年準時交稅,享有的社會福利卻是最少。更要命的是,不少中產即使是有樓一族,也不等於生活有餘裕,相反,為了供樓只能省吃儉用,淪為樓奴,一世替銀行及地產商打工。更因為港府善財難捨,錙銖必較,香港至今沒有完善的退休保障制度,即使好不容易把單位供滿,又要為退休問題發愁。生活開支巨大,又有後顧之憂,別說消費者信心沉底不足為奇,人們沒有被壓力打垮已屬萬幸。

當然,香港問題千頭萬緒,除了經濟方面的困擾,社會紛亂亦是影響消費者信心的主要原因。近年香港愈來愈政治化,以致爭拗不絕,內耗不休,許多經濟及民生議題受到阻撓,從而連累整個消費市道。近年旺區吉舖湧現,連跨國企業也難以立足,營商環境之惡劣可見一斑。

最諷刺的是,早前有調查指出香港有錢人愈來愈多,每七個港人之中就有一個百萬富翁,千萬富翁更增至六點八萬人,富人比例之高幾乎冠絕全球。但與此同時,香港人的消費者信心指數卻是兩岸四地之中最低,證明有錢人也不想消費,不少人甚至想移民。最怕低處未算低,尤其是中美貿易戰一觸即發,香港無險可守,隨時遭受滅頂之災。港府猶不知危機將至,一味望天打卦,香港未來前途一片黯淡,已是寫在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