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學校本地化 教育機會不平等

教育局披露,本港十八間國際學校錄取的本地生比例超過三成的上限,部分更高達七成,淪為「假國際」。教育政策脫離現實,有關標準形同虛設,不僅反映教育機會不平等,亦帶來社會階層固化、跨代貧窮惡化等問題,對社會的長遠發展負面影響深遠。

國際學校本來是為海外來港工作家庭之子女而設立,雖然也收錄部分本地生,但有名額限制。○九年,教育局將本地收生的比例由五成降至三成,出發點就是避免本地生「霸佔」國際學校的學額,將其留予海外家庭的孩子。但事實上,本地生比例依然持續上升,目前全港逾五十家國際學校中,本地生達八千多人,佔整體收生的百分之二十三,比四年前高出近一成;收生超標的國際學校則增至十八間,其中不乏哈羅公學這樣的名牌。最誇張的是,有兩間學校的本地生比例高逾七成,令人質疑這到底還是不是「國際學校」?

在適齡學童人數不斷下跌的今天,國際學校招收本地生比例急劇上升,反差鮮明,直接效果就是搶了本地學校的生源,加劇「殺校」及「縮班」危機,不少教師被打破飯碗。難怪本地學校對此憤憤不平,批評國際學校隨意打破收生上限,教育局監管失職。

最令人深思的是,國際學校學費高昂,為甚麼本地家長仍趨之若鶩?說到底就是愉快學習的辦學特色、與國際教育接軌、優質師資及豐富教學資源等優勢,一言以蔽之,國際學校與「優質教育」畫了等號,起碼在本港不少家長心目中是如此。國際學校被視為「教育逃生門」,反映家長對本地學校的不信任,對港府教育政策的不信任,而這顯然並非沒有根據,多年來,教育政策朝令夕改,令人無所適從,家長及學生淪為「白老鼠」,加上不少本地學校教師的質素令人大搖其頭,如「粗口老師」、「鼓吹港獨」甚至中英文考試不合格等等,變相增加國際學校的吸引力。

但有一利,必有一弊。國際學校為家長提供更多選擇,同時不菲的收費也將絕大多數學生擋在門外。本港教育早已分為三六九等,有錢人子女接受優質教育而不必負笈重洋,中產家庭熱衷將子女送往直資學校,清貧子弟別無選擇,只能讀津校,「輸在起跑線上」。事實上,伴隨着社會貧富懸殊惡化,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同樣拉大了距離,有調查顯示,上大學的基層子女比例近年呈逐漸下降之勢,其就業及發展前景自然低人一等。

遙想春秋時代,「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也」,即只要一串肉乾作為學費,就可以成為孔子的學生,連顏回這樣的窮孩子也能接受優質教育,有升官發達的機會,而現在已絕不可能,令人慨嘆社會到底是進步還是退步。社會不公平,首先就是教育機會的不公平,這種局面不改變,香港不可能有真正的長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