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深港高鐵香港段能否於今年第三季通車,由於內憂外患,變數愈來愈大,內憂是高鐵試車第三日就「甩轆」,要叫停試車,真是出師不利。外患則是近期審議《廣深港高鐵(一地兩檢)條例草案》亂象頻生,首先是日前的一地兩檢法案委員會流會。一地兩檢法案委員會合共有六十四人,由於人數多,會議法定人數亦相應提高,二十一人是法定人數,但最終只有二十人現身,距離法定人數尚欠一人。
追源溯始,是次流會肯定可以避免,一來會議室外有三名民主派議員,卻拒絕入內開會;二來缺席議員多達四十四人,佔整體三分之二,當中民主派佔廿四人,建制派亦多達二十人缺席,據報有六名建制派議員堪稱「流會罪人」,因為六人原本答允出席,最終卻「甩底」。
無論如何,錯誤已經造成,流會一事必然可以避免,議員要有自我反省的覺悟。不過,要泛民議員踴躍出席會議,實屬緣木求魚,因為他們故意刁難、突襲攪局、全力反對高鐵一地兩檢是意料中事。而建制派於法案委員會有三十八人,其實只要有略多於一半的議員「坐定定」,無論泛民如何搞風搞雨,都可以化解於無形,這反映建制防線崩潰,是一次「甩轆」警號。
及至前日的一地兩檢法案委員會會議,建制、泛民似乎並無吸取教訓,繼續互相攻訐,互罵對方要為流會負責,建制派指個別泛民議員「裝聾作啞」,泛民則暗寸建制派「配合」流會。
據知法案委員會的工作緊湊,五月要完成工作,再到立法會大會二讀、三讀,希望於七月休會前通過。既然內憂外患,「甩轆」警號已響起,建制派固然要全力保駕護航,切勿再找令人發笑的「爛藉口」;至於港府就一地兩檢的法理基礎問題,亦應「愈辯愈明」,律政司司長鄭若驊必須親自去解說,假手於人只會惹來批評,自討沒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