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環球股市紛紛試圖走出疫情陰霾,展翅起飛,港股亦跟隨人氣回歸,將內憂外患拋諸腦後。歸根究柢,全球印錢令資金氾濫,就容易出現一窩蜂投機搵快錢風氣,尤其香港近期有不少大型新股集資,帶旺了人氣。不過,須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游資本無久留之意,股市終會反映經濟基本因素,投資者需提防水退過後,隨時慘淡收場!
受貿易戰、社會動盪及疫情衝擊,香港經濟有多差?今年二至四月失業率升至5.2%創十年新高、四月份零售銷售按年大跌36%、出口貨值連跌兩月、進口連跌十七個月、機場客量瀉99.5%;另黃金地段吉舖處處、二手成交劈價頻現、啟德商業地流標、中環寫字樓現退租潮。由於疫情仍在反覆,社會動盪未止,經濟實難言已過最壞時刻。
最近港股反覆回升且成交增加,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乃是源源不絕的內地資金流入,一則相信要穩住目前香港局面;二則與多隻大型中資企業在港招股上市,游資流入參與認購活動,順道配合歐美經濟逐步解封帶動外圍股市回升炒作有關。因此,即使本地及外資有資金出逃迹象,但此刻市場資金尚算有入有出,淡化了走資陰霾。
可游資的特色是來去也匆匆!在中美關係緊張下,香港已成為兩強較勁的主戰場,地緣政治風險上升,本就不利資金流入,而持續的社會動盪和政治事件,更會加快本地與海外人才和資金「雙失」,不少企業和投資者都深明往後路難行,眼見近日愈來愈多公司趁投資轉熱,開動「抽水機」配股、甚至減持,正是深明花無百日紅,趁市況短暫轉旺套現之心昭然若揭。可套現後,多少資金會重投市場再投資,誠然是個大疑問!
凡事有所謂「過猶不及」,是次中資股上市熱潮,主力參與認購的相信也是內地資金,此後港股的中資企業市值佔比會進一步提升,與內地經濟景氣的敏感度更高,國際及香港企業股份因未合內地資金口味,估值和融資能力難免要打折扣,持續下去必然趕客。相比起區內其他競爭對手,香港的國際化元素將逐步褪色。
過去港股飽歷風雨都能重新振作,皆因匯聚國際人才與資金,可如今太側重單一的內地元素,既未合國際多元化發展的要求,風險過度集中亦福禍難料。一旦中美矛盾再升級,內地自顧不暇,迫使內資沽售香港資產套現,使支撐香港資產價格的「北水」斷纜,外資又一去不返的話,只怕惡運還在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