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市場充斥非理性亢奮

每年一度的諾貝爾經濟學獎,予人的感覺總是講高深理論,並非凡人能明白。不過,今年應是例外,得獎的三名經濟學家分別是芝加哥大學教授法馬和漢森,以及耶魯大學教授席勒,他們均花上大量精力研究是甚麼因素影響資產價格,並做了很多實證分析。大眾就算從未看過三人的理論,也肯定曾身歷其境,有深刻體會。

如果說漢森的理論仍然屬於不貼身,那麼法馬及席勒所講的,與投資者必定息息相關。法馬約五十年前提出「有效市場理論」,認為資產價格尤其是股票價格已完全反映所有已知的資訊,因此不存在低估或高估的情況,而且由於資訊已被充分消化,往績已不能用來預測股價走勢,將來如何變動也就無人能知。據說法馬當年是因為投資揀股損手,從失敗中體認出這理論。

不過,有效市場理論自面世以來便不斷被批評不切實際,否則怎會有人成功執平貨?怎會出現資產泡沫造成的崩盤。這些現象正好反映市場資訊根本沒有充分流通,到處充斥內幕消息,莊家及大戶暗中舞高弄低,與其說是有效市場理論破產,不如說是「市場失效」更貼切。試想想,分析員與上市公司管理層見面後為客戶寫報告,嚴格來說是擁有內幕消息之便,股價應聲上揚則是有效市場的體現,只可惜散戶往往慢人一步。因此,要令市場變得有效、公平,監管機構責無旁貸。

正因為市場充斥內幕消息,亦預期大戶必會舞高弄低,很多投資者已習慣不問真假,一聽到消息便瞓身撲入。在股市中,他們並不理會股票市盈率是否高得不合理;在樓市中,也不理會供樓負擔與收入比率、租金與樓價比率是否高得不合理,總之心裏想着資產價格仍有上升空間便可以。這些不問基本因素的行動,正是席勒提出的「非理性亢奮」的根源。

席勒理論的重點,簡單來說是要指出很多市場行為是非理性的,因為資產價格的波動很多時無法用基本因素來解釋,關鍵在於投資者的風險容忍程度,以及是否過度樂觀或悲觀。基於這套理論,席勒除了有非理性亢奮這膾炙人口的提法之外,研製的指數亦成功指出美國樓市演變成超級泡沫,成為評估資產價格偏高抑或偏低的指標。

由於法馬與席勒的理論南轅北轍,卻同時獲獎,有不少意見認為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是與市場開玩笑。其實,兩套理論並非勢不兩立,反而可視為一種互補,有效市場是理想境界,非理性行為則是現實,這樣可更好地理解市場行為和資產價格。其實,有效市場理論絕非一文不值,只要把主動型基金與被動型指數基金的回報作比較便知,但要行得通,投資者得先擺脫非理性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