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樂觀不改 黑天鵝難驅走

美國聯儲局主席人選明年更換、美國財政懸崖懸而未決、債務觸及上限、華府可能出現債務違約,這幾件事有何共通點?除了都是源自美國的重大金融變動外,市場人士一般認為,上述任何事件若在處理上出現閃失,均有可能成為新一輪金融危機的罪魁禍首。

自從用作解釋不可預知重大危機的「黑天鵝」說法風行全球後,不少論述均指出,「黑天鵝」其實在每個時代,每個生活環節均可能發生,現代世界正是被「黑天鵝」所左右。例如因雷曼兄弟倒閉、次按問題引發的金融海嘯,事前沒有人會估計到危機會演變至如斯可怕地步,歐元區的小國債務危機,也沒有人會想像到幾乎令歐元體系瓦解。

「黑天鵝」的成因,與其說是事件偶發性質的不可預知,毋寧說是人們認知局限以及對危機評估過分樂觀的盲目結果。聯儲局主席換屆,早前的焦點是繼任人選能否貫徹伯南克的精神,繼續以量化寬鬆為金融市場提供足夠的低息環境,使實體經濟能夠從低位回升。

當聯儲局主席候任人選由前財長薩默斯與現任副主席耶倫之爭,變回耶倫一人唱獨腳戲後,市場普遍放下心頭大石,估計耶倫應可大熱當選,並且延續伯南克的政策精髓。但這種想法忽略了一個重要事實,美國總統奧巴馬對於由誰人接替聯儲局主席這項重任,有他一套想法。在奧巴馬正式作出提名之前,其實任何可能性都存在,一口咬定耶倫就是真命天子,只是一廂情願的想法。

況且即使耶倫可順利接掌聯儲局,即時的好處也只是令市場覺得不明朗因素大減,至於耶倫是否最佳人選,能否帶領聯儲局成功退市,現時根本無法判斷。值得留意的是,聯儲局由前任的格林斯潘交棒予伯南克後,未幾即發生震驚全球的金融海嘯,但格林斯潘在任期間,曾被推許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央行行長,他用長期低息的政策,刺激美國經濟迅速從科網泡沫爆破後的低位反彈,也為他贏得不少掌聲。但金融海嘯爆發後,大家尋根究柢,追查禍因,才發覺金融海嘯的禍源,其實早於格林斯潘在任期間已潛伏,可惜沒有人有足夠的警覺及果斷將其及早剷除,令金融海嘯成為美國以至全球的難逃劫數。

「黑天鵝」之所以可怕,正是當大家都以為平安無恙時,危機往往已在不知不覺中孕育成型。公眾愈以為不可能發生的危機,若沒有足夠的防禦和準備,一旦噩夢成真,殺傷力必然更大。美國踏進新財政年度即面對庫房空洞之苦,緊接下來是債務上限的壓力。市場現時的估計是這兩大難關最終必然是有驚無險,美國可大步跨過,這種過分樂觀的想法,隨時成為下一隻「黑天鵝」的溫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