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儲局一連兩日議息,肯定會為退市定調。無論是否立刻開始減少買債,大方向已經底定,遲或早一兩個月執行,沒有大分別,而後果則非常清楚,將令債息上升,毋須等到真正加息,市場利率已大幅上揚。由於美債是全球利率的指標,直接引導資金流向,市場利率向上將吸引熱錢從新興市場回流。換言之,一場退市風暴已經殺到埋身,香港亦將無可避免捲入其中。
金融海嘯爆發至今五年,美國先後推出三輪QE,向市場注入超過三萬三千億美元,究竟有多少流入新興市場?國際清算銀行數字顯示,截至今年首季,新興市場的跨境貸款達三萬四千億美元,從中可看到資金規模有多大。資金氾濫令利率下降,刺激信貸強勁增長,推動資產價格急升,也令消費需求大增,經濟看似欣欣向榮。可惜有借必定要有還,在退市警號響起後,整個過程便逆轉,利率掉頭上升、匯率貶值、資產價格頓失支持。
在退市大潮下,香港處境大同小異,金管局早已預告資金流走是必然,金融及資產市場將受影響。當局指金融海嘯後流入香港的資金約有七千八百億港元,雖不是小數目,恐怕有低估之嫌,因自○八年至今,香港的對外淨負債增加超過十三萬億港元,若然資金全面流走,後果非同小可。由於港元與美元掛鈎,少了匯率調節功能,所有調整都會反映在資產價格和利率之上。
過去幾年香港資金氾濫,與其他新興市場一樣,低息刺激物業價格狂升,令炒風熾熱,同時造就強勁的消費需求。可是隨着退市預期增強,疲態早已畢露,樓價位高勢危的迹象明顯,從昨天公布沙田九肚一幅豪宅地以遠低於預期的價錢賣出可以印證。本港整體零售表現同樣每況愈下,過去幾個月的增幅之低,連零售業界也大感意外,絕對不容忽視。
須知道物業價格與市民的財富效應關係密切,而私人消費則是支撐經濟整體增長的主力。在今年第二季的百分之三點三按年經濟增長中,私人消費貢獻了百分之二點八的增幅。換言之,零售市道轉差,香港經濟必定遭殃。觀乎其他新興市場的狀況,令人擔心美國開始退市後,加劇資金流走,導致利率上升,香港的資產價格將失去支持,並且拖累私人消費進一步轉弱,下半年經濟更加無運行。
港股自今年以來,交投變得淡靜,反映資金早已從流動性較高的股市中流走,下一步將會輪到流動性較低的資產例如樓市。政府財金官員卻擺出一副盲目樂觀的態度,一味說金融體系能抵禦走資潮,好像只要這一瓣頂得住,其他便不用操心,更不會想想普羅市民屆時的處境。樓價下跌令財富縮水,消費疲弱令百業蕭條,都是可以預計得到的後果,任由退市風暴壓垮經濟,無異於坐以待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