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流向逆轉 新興市場有難

美國聯儲局本周舉行議息會議,市場關注聯儲局會否啟動退市行動,抑或將行動押後。聯儲局官員早前不斷放風退市,目的就是想形成共識,令市場明白到無論是遲是早,未來的大方向必定是退市,即使本月不啟動,也只是觀察多一段時間,等候更適當時機行動。

市場對此必須保持高度警惕,不可抱着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鐘的心態,要及早未雨綢繆,各國政府亦要做好準備,應付即將出現的趨勢大轉向。新興市場近期出現的資金撤出潮,尚未形成大趨勢,已經令印度及印尼這兩大新興市場,由雙「印」變成雙「震」,股市及匯市均大受衝擊,印度盧比匯價兌美元跌至新低。如果撤資風潮進一步擴散,撤資規模加大,對新興市場的影響絕不可小覷。

早年憑參與制訂期權定價方程式,在九七年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經濟學家斯科爾斯提出警告,新興市場的資金流向,除了受歐美市場影響外,也取決於日本的量寬政策。

日本用減低實際息率的做法刺激投資和消費,盡力達到通脹目標,誘使大量資金由日本流出到新興市場,但日本經濟回穩,支持日圓匯價轉強,亦令新興市場的債市孳息大幅抽升,這兩股力量的進退如何變化,是流向新興市場的資金多,抑或從新興市場撤走的資金多,不易計算,也不易掌握,增加新興市場在維持金融穩定時的難度和挑戰。

事實上,無論是資金流入也好,是資金撤出也好,新興市場本身的經濟必須保持穩健的基礎,絕不可抱着熱錢流進,享受資產價格大幅被推升的表面好處就忘其所以,忽略注重本身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

若趁資金成本便宜就大舉借貸以發展本土經濟,忽視本身經濟所能承擔的債務水平,就很容易出現財務危機,資金走向一旦逆轉,利率掉頭回升,就會令經濟情況和債務負擔迅速轉壞。

印度和印尼的情況已經是最明顯的鑑戒,其他新興市場必須吸取教訓,不要被眼前的利益蒙蔽,忘記天下間沒有免費午餐,也沒有免費的「平錢」可供揮霍。

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央行目前都開大水喉注資,美國可能是最先閂水喉的發達經濟體,但閂多少,會否又閂又開,大家現時都無法具體掌握。若再加上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的因素,情況將非常複雜。以往市場一面倒認為,只有美國和歐洲央行對量寬的鬆緊態度才會影響全球經濟,這個觀察未必全對,因為忽略了日本央行加入無限量寬陣營對資金流向的影響。由於各大央行退市的步伐不同,對全球經濟前景勢必構成中長期不明朗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