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A股狂牛顯現,帶挈多隻A股ETF(交易所買賣基金)價格被搶高。而近一個多月,深圳股市表現似乎更勝上海股市。倘若投資者對「深仔」情有獨鍾,又應該如何部署?
上海股市與深圳股市表現不一,關乎兩地股市的公司行業輕重有別。
富時集團亞洲區董事謝汝康就以涵蓋絕大部分內地A股的富時中國A股All-Share指數來作一解說。
他指,指數包含超過1,600隻A股(截至4/12),在上海上市及在深圳上市成分股數目分別為772隻及896隻,惟計算市值佔指數比重,分別為62.52%及37.48%。
即是說,儘管在上海上市的指數成分股數目較少,但因不少是「巨無霸」,在市值決定佔比的情況下,滬股對指數的升跌影響明顯高於深股。
若然再細看股份板塊分類,滬股側重於銀行 (佔指數10.5%)、工業 (9.3%)、及資源 (5%);深股就偏重於工業 (7.8%)、健康護理 (3.3%)、科技 (3.2%)、個人及家庭用品 (3.1%) 等板塊,反觀銀行股佔指數比重不足1%。
深圳股市有比較多被視為新經濟企業或盈利高增長的行業,或可以解釋為何現時深成指的市盈率為16.5倍,高於滬綜指的13.9倍。
除了在國內居住的港澳台居民,合資格開戶直接買賣深圳A股。港人要簡易投資深圳上市股份,運用A股ETF同樣是折衷的方法,只是大家需事先了解各相關A股指數的深股比例。
現時絕大部分A股ETF皆同時涉足滬深兩地股市,佔比亦以滬股較壓倒性。儘管如此,深股的佔比也有機會達四分一。
舉例,南方A50(02822)、海通滬深三百(02811)、易方達中一百(03100)分別追蹤現時較為市場熟悉的三條A股指數:富時中國A50指數、滬深300指數、中證100指數。這些實物A股ETF的資產分布,與其所追蹤的指數成分大致相同。
從附表可見,截至上周五,成分股數目最少的富時中國A50,深股比重最低,只得16.3%。
反之,具300隻成分股的滬深三百指數,其中的深股比重也相對最高,達25.6%。若以股份數目來計算,滬股及深股的比例更達到63:37。
三條指數的重倉深股大同小異,頭四位依次為萬科(000002.SZ)、格力電器(000651.SZ)、平安銀行(000001.SZ)、廣發證券(000776.SZ)。
其他如五糧液(000858.SZ)、雲南白藥(000538.SZ),相信不少港人也不會感陌生。
滬港通開通後,市場開始憧憬深港通落實,儘管後者還未有開通時間表,但相關股份已率先開車。
由年初至今計,A股在下半年「愈戰愈強」,升幅在全球主要股市中數一數二,滬綜指強勢年內升逾42%。
但另一邊廂,反映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A、B股股價走勢的深圳成分股指數(深成指),年內升幅卻只得29.9%,落後滬綜指達12個百分點之多。
然而,在近期的A股升浪中,「深仔」卻大有追落後的勢頭。十一月至今,滬綜指上升24.7%,但同期深成指已升28.3%,反映其大部分升幅來自近月。
若投資者深信寧買當頭起,深股後市可能更勝滬股。
滬深300最多「深」,而港交所網站顯示,現時市場上有11隻追蹤滬深300指數的A股ETF(計及人民幣櫃台),如何揀才最好?
Morningstar Investment Management Asia交易所買賣基金策略師蔡俊傑表示,投資者選定心儀的追蹤指數後,可比較相關ETF的總開支比率,並查看追蹤誤差的多寡,而兩者固然是愈低愈好。
然後,在投資前一刻,大家也要留意ETF的市場價格與資產淨值(NAV)是存有溢價抑或折讓。理論上,若所有項目一致,低溢價、甚至有較大折讓的ETF較具投資值博率。
最後,部分ETF未必受投資者注視,導致少成交甚至零成交常見。惟蔡俊傑指,成交高低對投資者的心理影響較大,但ETF不同於股票,因前者有證券莊家開價,可能只是買賣差價擴闊了,投資者理論上仍可交易。
比較11隻追蹤滬深300指數的ETF,若投資者喜歡湊熱鬧,昨日成交最大的是華夏滬深三百(03188)。若計算十一月至今升幅,人民幣計價的HZ滬深三百-R(83127) 表現最佳,期內升32.6%,惟此ETF成交較疏落,昨日僅錄1,000股成交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