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套利 一利興一弊

光大証券在A股搞出的世紀烏龍盤餘波繼續蕩漾,愈來愈多當天的交易細節曝光,目前市場焦點主要落在交易系統出了甚麼問題,風險管理缺失及是否違規等,對光証當時進行甚麼交易,似乎興趣不大。根據公告,光証的自營部門當時是在試行ETF(交易所買賣基金)套利交易,以及量化高頻交易,這些類別的交易,本身也有一定風險,足以令市場大震盪。

本港投資者對ETF肯定不陌生,在港股市場可買賣的便有過百隻,這類基金主要追蹤特定指數、一籃子股票或資產,交易方式像買賣股票一樣。其實,除了在股市直接買賣ETF之外,投資者還可以拿着指數成分股或一籃子資產,向發行商換取基金單位;又或拿着基金單位向發行商換回相關股票及資產,但以物易物嚴格來說是大戶專利,散戶基本上無緣置喙,甚至不知有這玩法。

由於ETF普遍有追蹤誤差,不可能百分之百跟足指數變動,加上買賣供求情況與實物股票或資產有別,會出現溢價或折讓,帶來套利或本港所說的套戥機會。當大戶眼見ETF的交易價格存在溢價,大可以用相對較低的價格在市場買入指數成分股,然後向發行商換取基金單位,並在市場沽出賺取差價。根據光証發出的公告,世紀烏龍盤顯然就是涉及這種ETF套利交易。

不過,一個有效率的市場理論上很快會自行調節,套利機會一瞬即逝,必須與時間鬥快,這便需要用上量化高頻交易,由電腦快速尋找機會自動買賣。另一方面,套利交易賺取的只屬微小差價產生的利潤,落注的資金必定要大規模,才能賺得夠多。當兩者結合起來,一旦出錯,便很難即時被停止,而大量資金落場更會把市場反轉。光証當日發現出錯時已迅速完成七十多億元人民幣的交易,並且令多隻重磅股漲停,滬綜指更是瞬間急升近百分之六。

這種以套利為主的高頻交易並非甚麼獨家專利的策略,相信內地其他券商及基金大戶,必定每日都大規模地進行,各自以雷同的策略,透過高速電腦來尋找機會,一窩蜂的追漲殺跌是必然結果,曾經在美股發生的閃電崩盤,自然亦有機會在A股出現。換言之,內地監管機構不能只着眼於今次烏龍盤的因由,更重要是着手監控券商及基金自營的高頻交易,防範骨牌效應。

還有一點要注意,ETF標榜交易方便、流通量大,可讓散戶以小本投資於一籃子資產,但本身的結構和特性,尤其是大戶可用以物易物的方式買賣基金,潛藏着相當的系統性風險,會加劇市場波動,國際性監管機構包括金融穩定委員會早已發出警告。因此,監管機構必須藉今次事件,就ETF利弊作全盤檢視,切勿只顧頭痛醫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