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政府干預不可避免

最低工資立法程序即將完成,萬眾矚目的自然是工資水平的定位問題。政府委任的臨時最低工資委員會將於下月底向政府提交建議,政治壓力已經由立法會向委員會轉移,勞工界與商界角力的終極一戰正在布陣,工會領袖揚言會發動全港打工仔一起爭取時薪三十三元。

最低工資立法象徵傳統自由主義經濟的終結,代之以政府主動干預。有影響力的《經濟學人》在最新一期的文章中指出,有理由懷疑香港引入最低工資後,這個聞名中外的自由市場會被侵蝕,雖然干預的代價未必即時顯現。

市場失效,政府介入,是正常的事,香港長期奉行的所謂「積極不干預」,也不排除遇到外圍經濟波動,打擊本港自由市場的正常運轉時,例如亞洲金融風暴及金融海嘯的影響,政府出手干預,實屬合理。

回歸之後,低收入工人的數字穩步上升,貧窮問題威脅社會和諧,要求設立最低工資的呼聲漸高。政府及商界一直抗拒立法,無奈內地新移民持續湧入,低技術及中年工友充斥勞工市場,又適逢企業大轉型,工作大量外判,工人難有議價能力,尤其是清潔及保安工作的工資,長期處於低水平,引起輿論關注。

○六年政府推行為期兩年的「工資保障運動」,原意希望企業自發參與,在提升清潔工人和保安員的工資方面能見成效,可惜自願參與計劃的企業僅千餘間,效果並不理想,政府最後同意展開立法程序,可見自由市場在工資的合理調節上,不一定合情合理,政府干預作為最後手段,確有必要。

發展經濟,把餅做大,創造更多工作職位,亦有助工資水平的提升,新加坡比香港成功得多,否則實行最低工資,弱勢工種的工人被裁員的威脅,的確揮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