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無能遭圍攻 巧言令色鮮矣仁

特首林鄭月娥擅於「語言偽術」,大家早就領教過,昨日她出席立法會答問大會故技重施,對各界關心的問題要麼避重就輕,要麼顧左右而言他,實在躲不過去就擺出一副「愛莫能助」的姿態,整場答問大會未能解決任何實質性問題,純屬浪費時間。

立法會答問大會的本意是開誠布公,讓特首以接受議員質詢的方式解答公眾疑問,展示施政願景。可惜昨日的答問大會重蹈覆轍,一邊是議員炮聲隆隆,一邊是林鄭帶人遊花園,對於有意見要求港府推出租金津貼或者租務管制,林鄭認為前者是補貼業主,租戶無法受益;後者則可能導致市場租盤減少,受損的是租客,總之藉口多多,坐視無殼蝸牛忍受高房租之苦。

當年林鄭月娥「龍潛」時期曾提及香港有「三座大山」問題需要解決,分別是領展、港鐵以及強積金對沖爭議。昨日有議員翻舊帳,要求林鄭對解決三座大山問題作出承諾,但林鄭竟然耍手擰頭,聲稱從未在「公開場合」談過這個問題,又說有關話題源於一個飯局。其實,問題之關鍵不在於「公開場合」抑或「私人場合」,而在於港府是否有決心、有誠意解決這三個老大難問題。人們看到的是,林鄭上台大半年來,「三座大山」不是減輕了,而是加重了,對於領展依然我行我素,最近又要增加停車場收費,林鄭以自由市場為藉口,將監管責任推得遠遠的;對於港鐵年年賺大錢年年加價,今年又將加價逾百分之三,林鄭推說港鐵已推出票價優惠,但拒絕徹底檢討「可加可減」機制的弊端,完全是敷衍了事。

在關乎打工仔切身利益的強積金對沖問題上,港府不是有所承擔,完善全民退保機制,而是挑撥勞資角力,製造社會分化,打工仔永懷後顧之憂,社會也難望有安寧的一日。

最能凸顯林鄭虛偽的是房屋問題。日前林鄭批評環保人士反對填海造地是漠視劏房兒童的困境,擺出一副為民請命的高姿態。其實,市民未必反對填海,而是不滿港府欺軟怕硬,寧願破壞大自然及毀人家園,都要袒護權貴利益。以粉嶺高球場為例,面積達一百七十公頃,本來可以為三十萬人提供住所,如今只有兩千五百名會員享受,孰輕孰重,自不待言,但林鄭對是否收回高球場發展房屋不置可否,卻要求別人不要將某一界別(擁有高球場會員資格的達官貴人)與房屋問題對立,讓人見識何謂「巧言令色鮮矣仁」。

當然,說新政府上台以來一事無成也未必公允,起碼在推動所謂「大和解」方面下了很大工夫,如放棄檢控政治黑金案,放生雙學三子,允許有「自決」背景政客入閘參選,遲遲不檢控涉刑事恐嚇東方記者的壹傳媒老闆黎智英,以及充當反對派政黨的「另類金主」,昨日港府公布青年發展委員會成員名單,又有反對派成員名列其中。既然林鄭將一門心思都放在討反對派歡心方面,經濟民生問題不斷惡化也就不足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