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塘滿瀉亂放水 派錢製造新矛盾

一個有為政府,能夠化腐朽為神奇;一個無能政府,只會化神奇為腐朽。刻下的港府正是無能的代名詞,在水塘滿瀉之下,竟然連放水也放到一塌糊塗,昨日雖然跪低宣布有條件派錢,但卻製造了更多階級不公及社會矛盾。將簡單事情複雜化,派錢派到怨聲載道,普天之下也只有港府才能做到。

財政預算案自二月底公布以來劣評如潮,被輿論狂轟派糖不公的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被迫不斷作出修補,繼日前轉軚修訂代繳中學文憑試考試費措施後,再就派錢問題跪低,由最初企硬不派錢改為向合資格人士派錢,並棄用關愛基金補漏拾遺,改由在職家庭津貼辦事處統一處理。但凡香港成年居民本年度沒有交薪俸稅同時沒有領取政府資助,可獲發四千元,而在預算案受惠不足四千元的市民亦可獲補回差額,預計有二百八十萬人受惠,涉款約一百一十億元。

儘管陳茂波及一眾高官死撐派錢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結果,但依然掩飾不了當初錯估民情、預算案一改再改的尷尬。事實上,向合資格人士派錢涉及繁複的申請程序,單靠位於觀塘的在職家庭津貼辦事處,人手及電腦系統根本不勝負荷,陳茂波亦承認需要增聘人手,但當中涉及多少行政費則諱莫如深。以七年前時任財爺曾俊華向全港市民派發六千元共動用三百七十億元為例,市民毋須申請,行政費尚且超過一億元,今次的行政費只會更多,而且以港府的官僚作風,處理時間必然非常漫長。

立法會文件亦早已顯示,「職津辦」去年二月處理不足六萬個個案,惟人手及行政開支竟高達二億三千多萬元,即每個申請的行政開支接近四千元。以此類推,港府每派四千元的總支出便隨時高達八千元,成本與效益根本不成比例。與其如此,全民派錢不是簡單便捷、皆大歡喜得多嗎?原可簡單處理的事情,港府偏要向難度挑戰,簡直愚不可及。

再說,港府聲稱今次派錢是要將被遺漏的「N無人士」納入其中,只是說得好聽,其實製造階級不公。可以看到,「有樓階級」只要繳交差餉少於四千元就能補回差額,無異於雙重受惠;反觀一些僅靠老舊物業度過餘生的貧窮長者,卻可能因為用盡差餉寬免或已有長者津貼而無法得益。此外,仍在求學的大學生能全數得到四千元,不少人已計劃用於吃喝玩樂,反而月入二萬餘元的夾心階層打工仔則一毛錢也沒有;至於一些住在劏房的真正基層家庭,受惠情況竟比往年更少,因為過去關愛基金會向未成年子女發放現金援助,如今只有夫婦受惠,還未計及向「職津辦」申請猶如被貼上貧窮和歧視標籤。連派錢也派到甩甩漏漏,亂象叢生,港府之庸碌無能已到了無人能及的地步。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港府就像一個滿瀉的水塘,開閘洩洪本來是應有之義,豈料因為放水不均,不但浪費食水,反製造更多更大的階級不公和社會矛盾。一個為富不仁的政府,一個只知施以小恩小惠的政府,是絕對無法有效發展社會和解決問題的,香港前途一片黯淡,今次的「亂算案」反映了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