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責任一味卸 愈扶愈貧何足奇

扶貧委員會高峰會昨日舉行,港府沒有按照慣例公布貧窮線,反而對「社會房屋」侃侃而談。其實,本港房屋問題千頭萬緒,上樓難更是基層無法脫貧的主因,港府不從增加供應着手,反而將房屋責任推給社福機構,高官甚至自比穿針引線的「月老」,擺出事不關己狀,簡直不知醜字怎麼寫。

本港房屋問題積重難返,公屋平均輪候時間長達四點六年,三年上樓承諾早成空談,更有逾二十萬人棲身於危機四伏的劏房,跨代貧窮尾大不掉。港府不是想方設法增加土地和房屋供應,而是一味小修小補,甚至將皮球踢給社福機構,推出「共享房屋」、「光房」、「組件屋」一類社會房屋敷衍塞責。昨日的高峰會上,運房局局長陳帆便煞有介事聲稱政府「扮演月老角色」,協助社企推出社會房屋,又謂出租未補地價居屋計劃正進行得如火如荼,等候翻新的公屋亦將以短期形式出租,冀以「時間換空間」解決房屋問題云云。

說得口水花四濺,奈何事實勝於雄辯,當局提出的方法全屬小打小鬧,社會房屋又好、出租等候翻新公屋也罷,提供的單位數量都非常有限,根本無助解決房屋問題。至於陳帆聲稱九月動工的「組件屋」,即是爭議不小的「貨櫃屋」,也是由社福機構主導和負責,並由私人發展商以象徵式租金提供土地,港府頂多是協助部門審批而已。試問這樣的「房屋政策」有甚麼值得吹噓?對基層脫貧有甚麼幫助?

說來實在唏噓,港府庫房滿瀉,貧窮人口卻不減反增,目前每五個港人就有一個貧窮,證明港府的扶貧措施完全不到位,而房屋問題正正是愈扶愈貧的癥結所在。試想想,連劏房租金都媲美豪宅,基層除了指望上公屋脫貧,還有其他辦法嗎?港府高官都承認公屋扶貧效果顯著,聲稱將公屋福利計算在內後,貧窮人口即時大減幾十萬,但另一邊廂卻將新建公屋一刀切改為「綠置居」出售,既沒有增加公屋供應,又令上樓時間進一步拖慢,簡直是自打嘴巴,莫名其妙。到底港府扶貧的誠意有多大,不問可知。

最不堪的是,林鄭月娥不時自吹為「有好強福利背景」的特首,擺出悲天憫人的姿態,實際上嫌貧愛富跟歷任特首一脈相承,單是拒絕將只供少數富豪玩樂的私人遊樂場用地收回建屋,反而諉過環保團體反對填海建屋是犧牲貧窮兒童福祉,已足見其偽善。即使撇開遊樂場用地不說,港府的閒置土地已多達四千公頃,當中不乏長期丟空的政府宿舍和校舍,社會不斷要求港府利用閒置土地興建過渡性房屋減輕基層住屋負擔,港府何曾聽得入耳?

香港作為世界有數的富裕城市,官富民窮愈演愈烈,港府有錢也辦不了事,這已不止是無能,而是冷血。當然,連派錢也派到一塌糊塗,派到天怒人怨,指望這樣的政府協助基層脫貧根本是緣木求魚。香港猶如絕望之城,有錢人紛紛移民,剩下窮人跟冷血政府困獸鬥,寧不悲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