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演藝界人士從政,在外國政壇比比皆是,反而在香港,演藝界人士從政是稀有動物,較為人熟悉的是政協委員汪明荃。就在新政府組班消息歸於平靜之時,突然傳出曾紅遍香港、日本的藝人陳美齡,獲邀出任下屆教育局局長。
陳美齡走入官場的消息旋即傳得繪聲繪影,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沒有明確否認這個傳聞;二是表態希望能帶來新風進入香港教育,並對多個惹火議題,例如立法會宣誓辱華風波、國民教育等均有着墨;三是疑似表明心迹,稱自己一直係香港籍,沒有入籍日本。
對於這個組班傳聞,立法會議員、教育界等對於陳美齡的認識有限,基本上是「疑多過信」,「笑料居多」,事關陳美齡在日本居住多時,雖然畢業於美國名牌大學,然而能否將理論真正實踐,緊貼及追蹤教育政治化的趨勢,頓成一個大問號。再者,陳本身欠缺政治經驗,在高溫的熱廚房,單是有心是難以擺平政治爭議的。
另一個政治現實是,經歷現任教育局局長吳克儉五年任期,一如其花名「吳得掂」,教育界一早希望回歸基本步,急待教育行內人上任,在短時間內撥亂反正,重新出發,真命天子人選在分配新資源上固然要做到大公無私,亦要解決TSA(現稱BCA)的爭議。
時間從來不等人,新政府上場後的蜜月期有限,一百日內做出部分成績、展現管治新風是合理期望,難怪有傳新政府研究把首份施政報告回復十月發表,當中教育作為三大施政重點之一,預期要有立竿見影的政策舉措出台。
由此觀之,下屆教育局局長人選實在經不起爭議泥沼,無論人選真的是陳美齡抑或只是煙幕,真命天子最好是多方接受的人選,把更多精力用於聚焦解決等待多時的訴求,這是應有之義,各方亦自然樂觀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