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七十九天的「佔領中環」、「雨傘運動」以失敗告終,給反對派、青年學生組織、香港市民最大的教訓是,爭取民主、爭取普選用太硬的手段不行,用衝擊法治、破壞秩序、癱瘓政府管治、損害經濟民生的手段和社會運動尤其不行。朝廷和香江府衙只要不吃這一套,有大把的軟硬兼施方法,有極強的組織動員力、輿論戰、民意戰能力將其化解。這個教訓,反對派、學生組織、香港市民在去年清場之後就立刻明白了。因此,時下「佔領一周年」大家都平淡對待。
教訓是有了,也有了一些總結。但爭取普選之路怎麼走,還能不能走下去,則誰也不知道,一片迷茫。這是令反對派最為沮喪的事情。
朝廷當然也要總結經驗,今次用「不妥協、不流血」的方針「和平清場」擺平「佔領」及「雨傘運動」,令朝廷對今後解決香港政治紛爭、擊敗反對派進攻和發動群眾「鬧事」有了充分的信心,並掌握和設定了一整套有效方法。今後再遇到諸如此類的「佔領」、「公民抗命」、「雨傘運動」只要照辦煮碗就能迎刃而解。
回歸以來,對於政改和普選,朝廷一直是守勢,反對派一直是攻勢。而朝廷的守勢又往往不能守到底。反對派的攻勢一猛,以影響香港穩定相威脅,朝廷就退,就守不住。這等於變相縱容反對派的進攻。第五代上台後,認為這樣下去不是辦法,一國權威、中央權威遲早喪失殆盡。朝廷其實早知,自己的威勢對香港、對反對派根本是泰山壓頂,過往在反對派進攻面前之所以不硬是投鼠忌器。
然而自己總是不硬,鼠輩猖狂更會把「玉器」撞翻打爛。與其如此,還不如自己硬起來,使出手段死死按住鼠輩們的猖狂進攻,何況如今的香港之器價值已貶,貴重漸失,投鼠有損也沒啥了不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