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捭闔:大數據改變社會認知

任何公共政策要有效實施,首先需要得到市民的支持。要得到市民的支持,政策制訂者首先需要明白市民的所需所想。要有效掌握市民訴求,可以通過不同的渠道進行,例如民意調查、大型人口普查,以及各類型的研究。隨着科技進步,大數據技術更是提供了一個科學化和方便的新工具。

大數據跟政策制訂一樣,公眾參與至關重要。但如何推動廣泛的社會參與和公眾關注,往往是許多政府所面臨的挑戰。當然更緊迫的問題,還包括海量的資料如何才能得到有效使用?如何保障政府資料安全與個人隱私?如何實現大數據跨部門和跨領域的共享共用?這些都是基礎問題,正考驗各地政府。面對未來,哪個政府能率先做好相關技術應用和頂層設計,將能首先步入新時代公共治理,為社會贏得先機。我們的政府又是否做好準備呢?

我們生活在一個陌生人社會,大量和多元的數據匯聚,但這些數據或資料都沒有意義,不能給我們提供任何訊息。所以我們需要進行科學化的組織和分析,使之變成有用訊息,能為我們所用,支持政策制訂的選擇。

大數據的特點是讓我們有能力更準確了解過去和當下的社會實況,並有可能按趨勢預測未來。這類工作其實政府一直在進行,如每十年便進行一次的全面人口普查,讓政府能有依據地規劃未來。但今天的大數據能實現每秒鐘刷新一次的實時更新,並積累海量資料,使我們對社會的認知發生改變,公共治理和政策制訂也隨之有產生質變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