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力不進則退 食老本還能幾時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科技發展一日千里,誰擁有創新能力,誰就能引領潮流,立於不敗之地。香港故步自封,創新方面乏善可陳,只能一味食老本,競爭力如王小二過年,已是無可扭轉的趨勢。

世界經濟論壇公布二○一五至一六年全球競爭力排行榜,在一百四十個國家和地區中,香港遠遠落後於坐第二把交椅的新加坡,連續第三年維持第七位,表面上不過不失,實際上不進則退。排名榜基於各地基本條件、效率提升、創新與先進三大範疇共十二個項目進行評分,香港在前兩個範疇均位列三甲,其中基建方面更穩居全球第一位,可惜在第三個範疇中,香港僅排名全球二十三位,表現最差;創新更是香港最差的項目,僅排名全球第二十七位。

香港在創新方面表現不佳,早已不是新聞,早前中國社科院的報告已批評香港「守成有餘,創新不足」。平心而論,港府不是不知道創新對於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也不是不想迎頭趕上,只是有心無力,志大才疏,加上反對派百般阻撓,致使發展創新產業多年來流於口號,無論是董建華時代提出發展創新科技,還是貪曾時代將創新科技納入六大優勢產業,或者是現屆政府提出將產業「做多做闊」,全部都是畫餅充飢。最不堪的是,本屆政府欲成立創科局統籌相關產業,三度在立法會闖關都失敗,發展創新科技云乎哉。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香港在創新科技方面坐而論道,結果不僅落後於亞洲四小龍中的其他三小龍,更被內地城市後來居上。過去十多年間,深圳市湧現多家躋身世界前列的科技企業,科技產業對深圳經濟產值的貢獻超過五成,真正成為創新型城市,這也是深圳奪走香港保持十多年的中國城市綜合競爭力第一桂冠的原因。

毫無疑問,香港如果不是根基深厚,競爭力只會跌得更慘。最令人憂心的是,作為香港傳統強項的基建、金融、效率等亦不斷被蠶食,無以為繼。君不見,近年大型基建無一不延誤、無一不超支、無一不是醜聞多多,淪為公帑無底洞,效率提升根本無從談起。即使是香港最引以自豪的金融業亦是危機處處,在世界經濟論壇的報告中,香港金融市場發展評分由全球首位跌至第三位,被新西蘭及新加坡後來居上,已經敲響警鐘。

香港金融業前有強敵,後有追兵,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上海早已被定位為中國的國際金融中心,深圳市亦大力發展前海金融區,雖然兩地金融市場還沒完全成熟,但憑藉中國的龐大市場規模及中央支持,超過香港是指日可待的事。特別是經歷一場佔領之亂,香港國際形象備受打擊,中央對香港也是疑慮重重。香港一旦連金融中心地位也失去,還憑甚麼跟人競爭!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香港的傳奇停留在上個世紀,相對於周邊活力充沛、創新不斷的競爭對手,香港有如一位龍鍾老人躑躅在血色殘陽中,走向無盡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