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靜致遠:訴求分散 各說各話

雨傘運動一周年,沒有大型活動。有人說不值得紀念,因為運動不算成功。有傳媒找佔中發起人談當時的決定,檢討過去一年社會的得失;亦有找學生代表,回顧當時的過程和步驟;也有人找佔中廣場的一般參加者,細說當時苦與甜的感受。

當中,以學聯的幾個代表說話最值得深思。前學聯秘書長周永康說,佔領後曾經自我否定;而副秘書長岑敖暉則說,和政府談判後,運動中期已經感到「沒牌可出」,可以使用策略的空間很小。

表面上,運動未達到起初的目的是事實,但過分否定未免矯枉過正。運動本身雖然落幕,但雨傘精神仍在,引起的討論直到今天是停不了,追求民主的道路仍然有許多人堅持,要走下去。至於是否「沒牌可出」亦是見仁見智,但學聯當時許多的處理被批評為進退失據,亦被人認為做錯了好多決定。不過,學生本來就是在學習階段,用「事後孔明」的角度去評論,對他們是否有點嚴苛?判斷失誤人人都會有,但切忌失去理想、衝勁和抱負。

佔領運動本身就是政治運動,政治的藝術要透過不斷學習才會拿捏得好。佔中發起人本來是帶領運動路線走向「和平佔中」的最佳人選,但群眾要求的遠遠超過於此,造成運動後期百花齊放、訴求各說各話的情況。號稱「不需要大台,沒有領袖」,其實即是說廣場上沒有人能強而有力地帶領這場運動,以邁向成功。說到底,難以集中訴求,沒有實事求是,被激進派牽引着,才是雨傘運動最遺憾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