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有望解構水母演變謎團

【本報訊】水母遍布海洋,部分水母在年幼時處於水螅期,成長後才慢慢長出傘狀體,惟科學家對牠們如何在成長過程中轉換形態一直所知不多。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許浩霖及其團隊破解兩種亞洲水域常見水母的基因組,發現昆蟲等節肢動物才有的生長激素,原來亦存在於水母體內,相信有助解開水母進化過程、生態及大量繁殖的謎團。

與人類祖先有相關基因

團隊對在亞洲以至香港水域常見的天草水母(Sanderia malayensis) 和俗稱海蜇的赤月水母(Rhopilema esculentum)進行基因測序,在基因組內找到能製「倍半萜類激素」的基因,是昆蟲幼蟲調控變態的重要化學物質,例如蠶蟲會在結蛹後分泌相關激素,調節其蛻殼行為及翅表皮的生長,而水母亦會經歷由水螅形態轉化為傘狀形態的變態過程。

團隊亦發現,刺細胞動物水母與兩側對稱動物,包括人類,擁同源異型框基因組織,兩側對稱動物通常有三個胚層,而刺細胞動物如水母,則只有兩個胚層。團隊在兩種水母中均發現同源異型框基因組織,但排序不同,意味刺細胞動物和兩側對稱動物的共同祖先已有相關基因,但演化過程不同。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