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質素幾包尾 藍天蒙污港蒙羞

香港空氣質素惡劣,早已不是甚麼新聞,但究竟惡劣到甚麼程度呢?世界衞生組織最近公布空氣污染物「微細懸浮粒子」的排名,在全球五百六十六個城市中,香港空氣質素排名倒數第八,比菲律賓馬尼拉及秘魯利馬等發展中城市還要惡劣,正如環保組織地球之友所批評,「認真羞家」!

微細懸浮粒子被形容為最「陰毒」的空氣污染物,直徑僅及頭髮的二十八分之一,能穿透口罩及鼻毛,直達心肺,避無可避。美國有研究指出,空氣中的微細懸浮粒子每提升十微克,便可增加百分之八的肺癌死亡率及百分之四的總死亡率,可以殺人於無形。而根據港府去年於中環錄得的微細懸浮粒子數據,每立方米達三十六微克,足足是加拿大白馬的二十倍,令人咋舌。

較早前,中美專家曾就北京的空氣污染是否嚴重及適宜居住出現爭議,雙方爭辯的焦點就是微細懸浮粒子,中方採用的空氣質素指標沒有把它包括在內,而美方則堅持要包括在內。地球之友稱,中方已順從世界主流環保意見,開始制訂有關規管措施,並擬於二○一六年正式使用。反觀香港,當局監管空氣污染的「空氣質素指標」,一直沿用一九八七年的標準,二十幾年沒有修改,完全與時代脫節。

事實上,本港空氣污染問題瀕臨失控,正是港府長期坐視不理的惡果。環保團體年年要求更新空氣質素指標,以緊貼歐盟及世衞標準,奈何港府不是無動於衷,就是慢條斯理,相關指標檢討了兩年,至今依然無聲無息。地球之友直斥港府對抗空氣污染「又慢又不給力」,要求曾蔭權兌現政治支票,年底更新空氣質素指標,並準備了「曾蔭權奇遇記」的長鼻子道具,諷刺他可能又講大話。

曾蔭權在環保方面講大話,其實已見怪不怪。綜觀港府的環保政策,可以說是本末倒置,一味在膠袋徵費、停車熄匙這種小事上添煩添亂,反而對其他更迫切的環保問題放軟手腳。例如堆填區已瀕臨爆滿,興建垃圾焚化爐等處理廢物措施刻不容緩,但港府拖拖拉拉,兜兜轉轉,至今毫無寸進;又如電子廢物回收,亦因遇到業界阻力而投鼠忌器,一籌莫展。環保政策成為當局粉飾政績的花瓶,既不中看,更不中用,難怪有人嘲諷港府才是最大的「垃圾製造者」。

大者不能,小者添亂,港府這些年來在環保方面庸庸碌碌,一事無成,以致維港上空烏煙瘴氣,藍天白雲愈叫愈走。地球之友提醒曾蔭權把公眾健康放在心上,緊貼時代走勢,從速檢討及更新空氣質素指標,否則木偶鼻子將愈變愈長。老實說,曾蔭權已做慣「氣候逃犯」,與其緣木求魚寄望他改善空氣質素,不如訴諸群眾力量,齊心協力驅散迷霧,讓香港重見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