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富民窮怨之始 港府何必假諮詢

有「估錯王」之稱的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再次估錯數。今年首七個半月,港府賣地收入逾六百三十億元,已超過全年預測目標,全年賣地收入有望超過一千億元,本年度庫房隨時扭虧為盈。可惜,曾俊華雖然承認庫房收入較預期為佳,卻拒絕承諾再推出紓困措施,反而大談外圍經濟不明朗,似乎是為任內最後一份預算案「閂後門」。

目前外圍經濟形勢的確相當嚴峻,歐債危機深不見底,美國經濟欲振乏力,本港出口下跌不足為怪。而內地繼續宏觀調控,惟通脹依然居高難下,也為內地港商帶來不少困難,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事實,毋須港府多言,市民最關心的是,面對種種不明朗因素,港府有何對策呢?令人失望的是,面對立法會議員輪番追問,曾俊華不是以例牌的「密切關注」來回應,就是說「內地經濟增長將成為亞洲的穩定力量」,總之就是束手無策,望天打卦。

很明顯,港府醉翁之意不在酒,明談外圍環境惡化,實為明年預算案拒絕紓困找藉口。其實,歐美情況與香港截然不同,歐美是國貧民富,雖然政府欠債纍纍,而老百姓因為享有完善的社會福利,基本生活得到充分保障。香港則恰恰相反,港府坐擁金山銀山,被人諷為「肥到着不到襪」,基層市民卻非常貧困,甚至三餐不繼。就在前天的「長者日」,不少公公婆婆忍無可忍走上街頭,抗議港府背信毀諾,拒絕設立全民退休保障制度。

對症下藥,歐洲政府緊縮公共開支,香港應該反其道而行之,加大公共支出,一來扶貧紓困,二來刺激內部需求,促進經濟增長,這是香港在全球經濟衰退之下自我挽救的必由之道。然而,曾俊華對外圍環境誇誇其談,卻拒絕承諾扶貧紓困,也不談幫助中小企,更不談如何發展六大優勢產業,這不能不令人質疑,夕陽政府是否準備胡混度日,只想做一個守財奴。

如何在政府及民眾之間分配社會財富,其實是一個古老的政治問題。春秋時代,管仲已提出「善為國者,必先富民,然後治之」。古人也說過:「百姓足,君孰於不足?百姓不足,君孰於足?」可見富民先於富國,而官富民窮,是自取滅亡之道。本港貧富懸殊加劇,社會深層次矛盾激化,抗議示威無日無之,不就是港府甘當守財奴,以自由市場為由無所作為嗎?

即使迫於民意壓力,港府偶有扶貧動作,也是不甘不願,小恩小惠,無助解決根本問題。港府早前派錢六千元,未能贏得掌聲,卻惹來劣評如潮,除了派錢過程混亂,也因為港府推卸責任,遲遲不推出長遠扶貧政策。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正如立法會議員指出,官富民窮,明年財政預算案應該加碼紓困。港府為財政預算案正式展開民意諮詢,曾俊華與其年年浪費公帑搞噱頭宣傳,不如實實在在參考一下澳門政府還富於民的做法,否則,假諮詢不要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