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有外援堪借力 奈何醫局搞分化

公立醫院人手流失嚴重,醫生荒愈演愈烈,醫管局計劃豁免考試引入小量海外醫生應急,受到多名立法會議員及醫生團體強烈質疑,雙方各執一詞,僵持不下。

食衞局局長周一嶽聲稱,聘請海外醫生可填補一些專科人手不足,而且只有數十名,佔醫管局整體醫生不足百分之一,不會影響內部競爭及私營醫療市場運作,業界毋須過分憂慮。其實,醫生團體反對引入海外醫生,固然有自身利益的考慮,但他們最不滿的是醫管局計劃豁免這些海外醫生的執業考試,擔心將會導致醫療水平下降。

業界的擔心並非沒有道理,當局引入外援紓緩公立醫院醫生短缺,本來無可厚非,而且是必須的,問題是,為何要豁免這些海外醫生的執業試呢?事實上,自從醫委會九六年推出「執業資格試」取代原有的「執業試」之後,包括英聯邦醫生在內的所有海外醫生來港執業均須通過考試,今次醫管局不按本子辦事,厚此薄彼,自然引起業界反對。

當然,目前的執業資格試被指過於嚴苛,合格率長期偏低,被形容為「醫學院院長都未必考到」,以致無法引入足夠海外醫學人才,故適當放寬條件,降低考試難度,應是正確的做法。然而,醫管局矯枉過正,由考試過嚴轉而變成豁免考試,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既不合情也不合理。

沒錯,醫學界應以社會及病人利益為依歸,不應將業界的利益凌駕於病人之上,不應盲目反對引入海外醫生。事實上,公立醫院出現醫生荒,已經嚴重影響服務及水平,以致醫療事故無日無之,問題不容再拖下去。然而,引入海外醫生亦應該按照程序,不能搞特殊,更不能前後不一,製造不公,醫管局豁免考試的做法引起業界強烈反彈,弄得裏外不是人,可謂咎由自取。周一嶽指摘業界只顧自己利益,難道他就沒有責任嗎?事實上,公立醫院鬧醫生荒並非一朝一夕的事,醫管局長期坐視不理,直到近年醫護人員多次抗議,甚至就工時問題訴諸法律,才肯正視問題,開始採取補救措施。可惜,本是出於好意的措施,來到庸碌無能的官僚手中,卻適得其反,未見其利,先見其弊。

其實,要解決公立醫院醫生人手短缺,適量引入外援只是權宜之計,關鍵是必須合理調配資源,改善醫生工作條件,而長遠則應該增加醫科學額,加強培訓人手。正如醫學界人士所說,公立醫院醫生不斷流失,是因為工作環境欠佳,工時過長,壓力太大,但醫管局並沒有對症下藥,推出措施挽留人才,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一時聘請私家醫生兼職,一時又豁免考試引入海外醫生,不僅無法解決問題,反而製造矛盾,引起爭議。

縱有外援堪借力,奈何醫局搞分化。引入海外醫生沒有問題,問題在於醫管局節外生枝,添煩添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