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土闢地乏良計 滄海如何變桑田

「有土斯有財」,這句老話放之四海而皆準,尤其是地少人多的香港,土地的價值更是不言而喻。為了解決土地供應短缺的問題,港府推出「優化土地供應策略」進行首階段諮詢,建議在維港以外填海,以及發展岩洞。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認為,適度及負責任的填海是需要的,市民不要將填海「妖魔化」;她並指出,本港大部分建材及污泥運往內地填海,若只同意在香港以外填海,卻反對在本港填海,這是不負責任的。

事實上,香港房屋問題千頭萬緒,歸根結柢就是土地的問題。土地供應不足,地價自然上漲,樓價自然飆升,所以,解決房屋問題首先從增加土地供應做起,這是沒有錯的。但地從何來呢?港府建議通過在維港以外填海等方法開土闢地,增加土地供應,這本來不失為一種解決辦法,只要注意環保,做好配套規劃,盡量減少填海對地貌景觀及海洋生態的影響,適量填海確實不應被「妖魔化」。

問題是,弱勢政府動輒得咎,填海造地說易行難。儘管當局軟硬兼施,環保團體並不賣帳,昨天諮詢活動甫一展開,便有環保人士踩場抗議,反對以填海方式開拓土地,直斥港府本末倒置,未盡用天然土地,卻急於填海,破壞珍貴的海洋生態。可以預見,關於填海的爭議一經展開,必將沒完沒了,當局預期最快二○一九年便有首塊填海所得土地,只是一廂情願而已。

其實,填海被「妖魔化」,始作俑者正是港府。當局鼠目寸光,土地規劃及房屋政策嚴重失誤,過去十年完全停止開發新的土地,導致房屋及基建用地日益短缺,如今急需土地興建居屋及公屋,才臨急抱佛腳重新打填海的主意,這除了引起爭議之外,恐怕遠水也救不了近火。

條條大路通羅馬,增加土地供應其實並不是只有填海一途。眾所周知,香港已開發的土地只佔總面積兩成多,遠遠低於新加坡的大約五成,亦低於國際宜居城市標準的三成,可見香港並非無地可用,只是港府無所作為,沒有善用土地資源而已。例如大嶼山面積比港島大一倍,早在董建華時代已提出許多發展大計,當時任財政司司長的唐英年還身兼「協調發展大嶼山經建項目專責組」負責人,擺出一副大展拳腳的姿態,可惜時至今日,大嶼山開發計劃依然無影無蹤;又如舊工業區柴灣、觀塘、新蒲崗、黃竹坑、荃灣等等,還有許多空置工廈沒有被好好利用;至於新界用來養草養蚊的廢棄農地更是比比皆是。港府十幾年來一事無成,面對這麼多土地資源,卻反問「地從何來」,正如守着金山乞食一樣,這不是很荒謬嗎 ?

開土闢地乏良計,滄海如何變桑田。香港並不缺乏土地資源,而是缺乏一個有遠見、有承擔、有責任心的政府。當局捨易取難,捨本逐末,怕只怕填海大計再爭論十年也未必有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