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投創板恐兩面不討好

阿里巴巴能否來港上市成為投資界的最關心議題,甚至曾因借殼憧憬致使中信21世紀股價暴升暴跌。有立法會議員建議阿里可考慮到創業板上市,無疑這屬於一個折中方法,讓阿里先行在香港落腳,以免被美國漁人得利。阿里是否願意屈就實屬疑問,即使肯放下身段,有關當局亦需深思熟慮是否有違開設創業板的原意,為迎接阿里過門而犧牲香港金融中心形象,可能是得不償失。

香港創業板成立於上世紀末科網熱潮,原意是讓一些欠盈利或資產的創意企業能獲得上市融資的機會,初期基於高風險因素,甚至不鼓勵散戶參與,惟目前上市公司不足二百間,總市值約一千五百億元,即平均每家僅七億多元。阿里最新估值超過一萬億元,等於整個創業板市值的七倍多,若然阿里進佔,創業板頓時會成了「阿里巴巴板」。

到現在創業板已逐步變質,絕對談不上是香港的納斯達克指數,稱得上創新型企業的寥寥無幾,「八字頭」淪為投機炒作的龍蛇混雜之地,一些企業選擇到創業板上市的原因,只是貪圖可用全配售的方式招股,貨源未上市已悉數歸邊,掛牌首日暴升數倍的例子屢見不鮮,而有盈利基礎的公司則已紛紛轉往主板上市,監管當局現需考慮創業板的存在意義,至少需檢討全配售的制度。

由此可見,創業板已成為一個過渡站,如果阿里登陸亦可能屬過渡性質,大可待同股同權的障礙消除後,再堂而皇之轉往主板,但香港可貴之處是有公平、公正、公開的制度及遵守遊戲規則,為阿里開先例固不足取,移船就磡亦會帶來許多後遺症。有多少國際大型基金有投資高風險創業板限制不得而知,但中國保險資金最近方研究解禁投資內地創業板之規定,而投資比重亦有嚴格限制。讓巨無霸的阿里委身創業板絕不門當戶對,到頭來兩面不討好。

香港的大忌是趕潮流,見科網興起便成立創業板,科網凋謝後又棄之不顧,創業板「空有其名」是監管機構多年來短視的惡果,現在更不應淪為一個法律「鑽空子」的三不管地帶。納斯達克能吸引國際大型科網企業的原因並非條例寬鬆,而是物以類聚,聲譽更非一朝一夕可建成。

金融界代表人士希望玉成阿里來港上市的立場無可厚非,證券界亦可多做生意。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更是不遺餘力,若能網羅阿里和騰訊兩大巨頭在港較個高下,其他科網企業也會聞風而至。不過,做生意之餘亦要顧及形象。「得之桑榆、失之東隅」未必是福,何妨從長計議,找出一個妥善安排,阿里巴巴、港交所、經紀、機構投資者和散戶皆滿意的多贏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