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靠投資多勞少得

中國去年第四季經濟增長百分之七點七,並未如一些悲觀派所預料的加速放緩,二○一三年埋單計數,仍錄得全年百分之七點七的增長,與二○一二年持平,總算不過不失,有所交代。可是在國家統計局官員形容為「穩、進、好」的背後,不難發現中國經濟投入多、產出相對少的問題,正變本加厲,長此下去難以為繼,確實到了不深化改革不行的地步,卻變得更加舉步維艱。

經初步核算,內地去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為五十六萬八千多億元人民幣,令不少人即時叫好,認為中國的GDP規模已相當於美國的五成半,進身經濟超級大國又近一步。其實,中國超過十三億人口,經濟體量愈來愈大是必然的,在比量之餘,更應比質才有意義。因此,審視中國去年如何取得百分之七點七的增長,並達致當前的GDP規模,肯定有必要。

中國支撐經濟增長的代價十分高昂,而且顯得相當吃力。三大引擎之一的固定資產投資,在去年便達四十三萬六千多億元人民幣,相當於GDP規模的七成六,可是在如此大陣仗投資底下,資本形成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只得五成多一點,顯然不太合比例,原因離不開投資效率低,愈見多勞少得,再這樣下去,只怕投入愈大、收穫愈少。

此外,依靠投資拉動增長還有更多代價,最突出的是債台高築,地方政府承擔的債務,短短幾年間增加六成,達到近十八萬億元人民幣,與此不無關係。從不同產業的產出可見,投資多集中於工業項目,好像鋼材、水泥產量增加一成,汽車產量更增加近兩成;相反,同期的糧食總產量就算被形容為大豐收,增長也不過是百分之二點一而已。

事實上,投資的效益每況愈下,還反映在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之上。去年內地零售總額為二十三萬四千多億元人民幣,相當於GDP的四成,而且名義增幅只為一成三,不算突出,顯示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就算有上升,還是不太願意花錢,寧可積穀防饑。不過,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則達五成,相信這個比率未來還會再升,原因不是消費特別勁,而是投資效益繼續縮減,形成此消彼長。

當局自然明白改革非做不可,看完這盤經濟帳,又注定舉步維艱。如果增長偏快,無異於與改革唱對台;增長偏慢,又怕無法養活十三億人,否則也不會提出「上下限」論調來穩定人心。因此改革只會小步前行,以經濟穩定為先,然後稍微下調增長目標,讓「上下限」下移,騰出空間減少投資規模,實現信貸去槓桿化,以及消化過剩產能。由於這過程將會相當緩慢,需要很長時間,改革不會很快見到成效,但經濟增長則肯定要先行下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