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老點出死穴 量寬養「虎」為患

聯邦儲備局主席伯南克為拯救陷於水深火熱的美國經濟,不惜兵行險着,推出「雙無」量化寬鬆政策(無限量及無限期購買按揭證券),令市場大感愕然,成效如何,尚待觀察,但這招迹近終極揮出的一拳,卻惹來他的祖師級前輩沃爾克當頭棒喝,認為這項「最極端的寬鬆貨幣政策」,根本不能解決美國的問題。無論對聯儲局及關注全球經濟發展的人來說,都是發聾振聵的警語。

現年八十五歲的沃爾克是國際金融界殿堂級人物,他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擔任聯儲局主席,以打擊通脹毫不手軟聞名天下,在視「通脹猛於虎」的人眼中,沃爾克堪稱現代打「虎」英雄的代表人物。諷刺的是,同樣是領導聯儲局的統帥,現任主席伯南克則反其道而行,千方百計推高通脹預期,想藉此搞活經濟的做法,與沃爾克的理念漸行漸遠,反而愈來愈有機會成為現代養「虎」為患的人辦。

沃爾克對第三輪量化寬鬆措施(QE3)投下不信任票,指出美國銀行體系的流動資金已經相當充裕,再增加資金供應所產生的用處不大,會否對伯南克的新政策形成巨大的反作用,令本來已經無甚威力的「雙無」量寬政策,變成另類意義的「雙無」(無用及無謂),不妨拭目以待。

忠言或許逆耳,不過沃老的抨擊確實點出聯儲局的死穴。很明顯,對聯儲局來說,採取貨幣政策是最容易及最合理的選擇,因為全部皆掌握在聯儲局手中,流動資金可以大量發放,也可以按情況收緊。不過,QE3的政策風險,在於聯儲局未必在經濟情況逆轉時,能夠及時實行緊縮的政策。倘若聯儲局無法給予令人信服的退市策略,伯南克耍玩量寬的膽量和規模愈來愈大,實與玩火自焚無異。

正如不少專家指出,美國真正缺乏的不是流動資金,而是實質的市場需求,以及可持續的購買力,這卻非貨幣政策攻堅的強項。鑑於美國失業情況長期嚴峻,打擊層面不斷擴大及深化,嚴重侵蝕美國經濟的復原能力。試想普羅市民的工作朝不保夕,或者薪酬遭大幅削減,即使市場流動資金充斥,利率低至近乎零,也不能誘使人們借錢消費及置業。

環顧全球,不管是發達經濟體或新興市場,目前均面對經濟放緩的挑戰,沃爾克認為在芸芸眾經濟體中,以美國最有條件帶領全球走出谷底,頗有賣花讚花香之嫌。如果按照美國目前的策略推斷,更可能出現的情況,是美國或成為全球爆發惡性通脹的催化劑,將全球經濟推向更差,不是推向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