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尚未見底 內地好景難求

全球經濟弱勢漸顯,原本備受看好的增長引擎紛紛「死火」,印證國際機構及各大研究公司對今年經濟前景的悲觀預測,愈來愈有機會變成現實。內地最新公布的製造業數據急速回落,更為這層厚厚的愁雲添上幾分慘霧。

國家統計局中國和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上周六公布的八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低見四十九點二,比七月份再跌零點九,不僅是連續第四個月下跌,低於市場預期,也是九個月以來首次跌穿五十點的盛衰分界線,令人頗感意外。

數據公布後,部分經濟師和分析員估計未來公布的八月份宏觀經濟數據都難以樂觀,隨即調低內地今年經濟增長預測,認為「硬着陸」風險大增,對內地經濟無謂再抱不切實際的幻想。不過亦有專家認為八月份的採購經理數據並非一無是處,估計廠商新訂單可逐步回升,第三季內地經濟有機會見底。

究竟看淡及看好內地經濟的觀點,哪樣接近事實真相?恐怕經濟專家自己心中也沒有譜。鑑於目前全球各主要經濟體的關係日趨密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無法完全分割,因此內地經濟今年會否「硬着陸」,「保八」甚至「保七點五」會否變成奢望,不能只看內地經濟環境,更重要是看外圍經濟變化而定。

當中最關鍵的因素,離不開歐洲和美國經濟在第三和第四季度的好壞。如果歐債危機情況持續轉壞,進一步拖累歐元區經濟表現,剛現復甦苗頭的美國肯定無法置身事外,一旦歐、美市場連環失陷,中國作為全球主要的出口大國,肯定無法憑藉其他市場彌補歐美國家的破口,日後公布的採購經理指數只能繼續下沉,沒有最低,只有更低。

內地今年歷次公布的採購經理指數數據,其中一大亮點,就是期內的非製造業保持穩健水平,比製造業指數高出數個百分點,顯示內地經濟結構正向第三產業轉移,服務業發展形勢優於製造業。不過,中國作為製造業大國,服務業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仍有待提升,需時建立和鞏固,要做到足以撐起內地經濟半邊天,恐怕短期內無法成事。

由於數據遠遜預期,市場估計中央或會被迫出手,推出更多振興經濟的措施,人民銀行亦可能考慮調低存款準備金率或基準利率,為經濟體系注入新動力。可惜時不我與,中央現時即使想啟動刺激措施,面對的掣肘亦比早前更多,主要受制於食品價格上揚,內地通脹壓力料將止跌回升,既增加政策調整的難度,亦令前景添上更多不明朗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