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放水藥力 差美國一大截

市場把昨天稱為「德拉吉日」,屏息以待這位歐央行行長宣布出手購買歐豬國債。由於歐央行的官方利率已沒有多少空間再減,加上歐豬國家的債息居高不下嚴重損害經濟,結果只好像份屬難兄難弟的美國聯儲局一樣,開動印鈔機大印銀紙。投資者看到美國之前推出兩輪量化寬鬆,刺激資產價格水漲船高,自然期待歐央行買債會帶來「放水行情」。可是歐洲放水與美國很不同,藥力差一大截。

其實,毋須等待德拉吉開金口,買債詳情早已被洩漏,雖然都是QE,但玩法絕對不一樣。聯儲局有雙重政策使命,分別是穩定物價及促進就業,在有需要時連通脹都可妥協,講到明印銀紙買入長年期債券壓低利率,是要迫使資金轉投各類風險資產,製造財富效應,從而搞活經濟,推高資產價格正是聯儲局放水的目的。

歐央行則不同,政策目標單純,只有穩定物價以控制通脹這一項,難怪視通脹為洪水猛獸的德國央行,極力反對買債。事實上,歐央行行長德拉吉亦只是說,買入歐豬國債的目的是要消除歐元區內部的「兌換風險」,掃除市場因為擔心歐元區解體而對歐豬債息加入高得不合理的風險溢價。歐央行買債無疑也是在壓低利率,但目的是維護歐元區完整。

正因為這緣故,歐央行要印銀紙買歐豬國債的話,亦只會選擇買入短年期國債。當然,短期利率被壓下來,歐豬國的經濟便有喘息機會,並無不好,但背後其實還有玄機。如果歐豬國家在得到喘息之際,仍然不積極進行財政及經濟改革,便不可能令投資者恢復信心,將難以發行長年期國債集資,結果只能依靠短債,生殺大權繼續落在歐央行手上。

此外,為了應付和滿足像德國央行這樣的「通脹鷹派」,歐央行在印銀紙之後,是不可能隨便讓大筆新資金直接流入市場,以免帶來通脹壓力,於是必定會或明或暗地進行「沖銷」,包括發行票據從市場抽資,又或容許金融機構把更多資金閒置在央行帳戶。這便不難明白,為何歐央行不像聯儲局,沒有講明買債規模,也不預設哪個才是債息的合理水平。

無論德拉吉想或不想,歐央行買入歐豬國債,都不會是旨在水浸市場把各類風險資產價格推高,真正目的是買時間,穩住市場對歐元的信心,這便難怪買債要附帶很多條件,迫使歐豬國家盡快推行改革,重振經濟。可是信心這東西十分虛無,可以在短時間內煙消雲散,就像歐洲幾年來推出的多項救市方案一樣,暫時止得吓咳而已,投資者期待的這波放水行情,是不會長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