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監瞎把關 打殘新股集資

本港新股上市(IPO)停頓個多月後,藉着歐美日等國家放水,原本以為可露出曙光,但如箭在弦之鄭州煤機亦決定押後招股,投資銀行消息指是中證監不放行。中國「維穩」延伸港股,可嘆企業市況差時不願低價屈就,市況稍好要待中央點頭,窒礙了融資渠道,一般審批亦曠日需時,時機錯過不能返。

在第三輪量化寬鬆(QE3)護蔭下,港股成交近期回升至日均五百億元以上,內地企業IPO雖然叫停,但公司配發新股及主要股東配售舊股卻機不可失,這塊餅眼光光給人家吃了。有些政策傳要等「十八大」,待到塵埃落定,股市可能已是另一番光景。

中證監擁有新股審批權,但好像壞了閘門,如香港樓市般從來沒法穩定供應,時多時少,如果待「十八大」後才解禁,大型新股難免會互相搶食。即使有幸獲放閘,今年不少新股需割價上市,例如第一拖拉機估值低,上市首日漲逾六成,洛陽鉬業發行估值僅為同類股不及一半,發行股數亦大縮水,結果反造成供不應求。中證監欲抑制新股炒風,卻「好心做壞事」,是家長式管治的負面表現。

無論內地和香港,市場資金均不缺;中國的儲蓄率一向偏高,存款高達八十萬億元人民幣(相對股市市值僅二十萬億人民幣),而且欠缺投資渠道,股市低迷原因只是輸怕了而沒有信心入市。香港大量退休資金因超低息環境缺乏出路,藍籌公司債券買至價高息低,買股票縱然風險較高,但新股定價高可選擇不買,惟監管當局卻替投資者先下了一道封殺令。

港交所職責是吸引更多優質企業來港上市,中證監目標亦應是解決大量中小企業難獲銀行融資的問題,讓股市發揮集資功能,而非動輒冠以「圈錢」或斂財惡名予以封殺。對於真正圈錢者,中證監須杜絕欺詐及虛假交易,股市吸引力自然增加。

在科網熱潮的千禧年,科網股獲得資金容易,帶動龐大的網絡基建投資,結果消費者得益,間接帶動今日科技的榮景。中國的怪現象是銀行借錢主要看背景,國企和地方政府成優先對象,民企借貸無門或須付高昂利息;股市的功能是為經濟發展服務,助企業集資買機器聘人手,否則只是忙於替銀行打工。

內地現有七百多家公司排隊等上市,任何小生意涉及十三億人口都會成為大生意。當然,內地企業不務正業者多的是,融資或集資得來的資金,在炒樓炒股中打滾,一旦股樓不振便嚷着資金鏈斷裂。中證監要做好把關工作,但莫要一刀切,將好企業和壞企業掃到一個籮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