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輕耍四招 樓市熱浪難消

歐洲央行和美國聯儲局相繼出招,推出本身版本的量化寬鬆措施,全球資金氾濫危機進一步加深。香港受制於聯繫匯率制度,受聯儲局推出第三輪量寬措施的衝擊最為直接,本來已不斷升溫的樓市,勢必火上加油,一發不可收拾。

有別於以往「先觀察、後行動」的情況,金管局這次緊接聯儲局宣布新措施後,即時推出四項招數為樓市降溫,其中包括首次限制第二套房按揭供款佔申請人入息比例,由五成減至四成,以及限制最長按揭年期至三十年,都是以往較少採取的措施。

金管局以快打慢,應付樓市泡沫風險,其實有其不得已苦衷,因為今年二月以來,本港樓市掉頭回升,樓價迄今已上升百分之十三,而且升勢未止,再加上歐美兩大經濟體系相繼推出無限量寬,企圖挽救垂危的經濟,資金四竄推升商品價格和資產市場,已是各國央行共識的風險焦點。出手愈快,正好反映處境愈危急。

從金管局推出的措施來看,市場普遍認為政策力度相當輕微,似是向市場發警告,多於實牙實齒埋身搏鬥。金管局對此也直認不諱,承認新四招是應對外圍市場量寬「落藥最輕」的初步方案,若情況未見改善,才增加藥劑量,例如加重額外印花稅稅率及延長年期,以及提高物業稅率等。

新招剛出未久,成敗當然暫時未見,可是參考以往港府推出的壓抑樓市措施,無論是降低按揭成數、徵收額外印花稅等,大部分均虎頭蛇尾,對冷卻樓市熱浪只能產生短暫作用,過了一段適應期後,樓市狂態就會故態復萌,更難駕馭。除非未來一段時間,全球經濟掉頭回落、失業率增加、個人收入萎縮,令樓市實質需求減少,否則今次金管局試水溫式地出招,更難寄予厚望。

港府若不從增加土地供應入手,一味在按揭方面動腦筋,只會將實力較弱的買家擠走,令樓市出現「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局面,既無助於穩定樓市,亦會加劇市場的不公平性質,港府也難逃助紂為虐的指摘。

鑑於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增加,港府官員早前亦指出,本港第三季經濟可能出現倒退,如果第四季經濟不幸無力扳回敗局,就會跌進技術上的經濟衰退。諷刺的是,迎着這股經濟跌浪的,卻是資金氾濫下愈來愈巨大的通脹洪濤,令樓市極有可能成為對抗通脹的資金避風塘。至於這兩股勢力匯流後,到底會形成甚麼後果,無人能料,可以肯定的是,樓市調控難度必定大增,後市更趨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