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似」收緊上市 準則須透明

港交所近期「疑似」收緊上市門檻,雖然發言人已作出否認,但規章即使不變,是否嚴格執行卻有很大差異。事件更發生在新加坡交易所本月提高上市條件、美國中資企業退市潮、內地調低來港上市企業資產值要求之後,令人不禁浮想多多。港交所不為業績而來者不拒是好事,但相關準則應公開化,以及繼續爭取優質民企來港上市,以免落得高不成低不就。

全球今年上市新股數目銳減,名氣響噹噹的Facebook和曼聯上市成功但股價失敗,爭取有限的新股貨源,成為各交易所較勁之地。不過,民企風暴已重創投資者信心,面對中資企業從美國退市回流潮,新加坡已採取「閂閘」措施,港星向來是競爭對手,「敵」若動自己不能不動,否則香港勢成逃難民企「第一收容港」。

港交所作為「球證」執法鬆緊並非問題焦點,最重要是維持一貫的準則,切勿朝令夕改,風頭火勢時收緊,生意不好時又放行。有關準則更應公諸大眾,讓投行心中有把尺,讓投資者明白,新上市企業是通過這樣那般的考驗上來的,信心自然可重拾。

所有盈利或市值要求,只是客觀的標準,有些企業催谷盈利為求上市已屢見不鮮,當然亦很快會原形畢露,害得香港這塊國際金融中心招牌褪色。港交所除對上市保薦人有更嚴格的罰則之外,本身也需肩負更積極的角色,事後才亡羊補牢,不如事前早作戒備。

無可否認,優質企業能來的已八八九九,這幾年上市的多是名不見經傳,稍有名望的估值開天索價,使新股的投資價值淡然無味,許多上市不出一個月已成交疏落無人問津,業績不出一年已貨不對辦,長此下去新股市場勢成一潭死水,寧缺勿濫方是挽救之道,否則再多公司上市,成交反變得持續萎縮。

中國正鼓勵更多民間資本參與原本由國企壟斷的行業,資金需求龐大,港交所和民企是互為吸引的絕佳配搭,然而,近年新股的成功個案卻是普拉達、新秀麗和歐舒丹等「舶來品」,但其實也以中國概念包裝,只不過公司管治質素與民企股存在分野。惟民企股儘管良莠不齊,但也不能因噎廢食,只須嚴控篩選,可以去蕪存菁。

港交所雖一度極力爭取名牌礦企來港上市,但市場反應並不受落,投資者對例如消費品股的一些板塊有特別偏好,這是香港股票市場的特色所在,港交所宜發揮本身的專長,為高質新股搭建堅實的平台,只要做好把關工作,品牌是有麝自然香,上市公司亦會以登陸香港為榮,港交所需要自我提升形象,方得以與優質企業門當戶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