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欄多次述說,在珠三角,大廣州之勢甚為猛烈。
我絕不是反對大廣州,事實上,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我評論深圳時,便認為單從經濟角度來看,中央與其重點建設深圳,倒不如建設上海,相信對全國的作用更大。不過,深圳特區的建設是政治多於經濟,一方面是要試驗市場經濟,從一無所知出發;另一方面,香港回歸在即,中央政府要作過渡的部署(事實上,深圳特區成立的主要政策文件是針對香港回歸,但文件屬不公開,很少人看過)。
深圳特區建成之後,地位十分特殊。深圳的居民企業文化都是來自北方,與珠三角及廣州格格不入,也因此自改革開放以來,在珠三角的發展裏,深圳成了區域一體化的最大障礙,並且與來自香港的加工貿易一起,挑戰幾百、上千年以來廣州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
從城市經濟、區域發展來看,改革開放以來,在東莞、深圳等二線地區的加工貿易發展分散和沒有規範,即使在早期幫助當地的工業化和經濟發展,可是成本過高(包括環保、體制、社會成本等),且破壞了原來城鎮城鄉的空間布局,早就應該調整。深圳對香港的進口替代,包括港口碼頭、股票市場等,與珠三角其他地區的發展沒有協調。若深圳變成直轄市,脫離珠三角,對區域發展破壞會更大。
廣州重新發揮中心城市的作用,並進一步擴張,是順勢而為,符合區域整體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