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銀行招股,成為港股焦點,投資者面臨認購抉擇的難題。雖然普遍分析認為,農行長線可捧、短炒難啃,因為預期上升空間有限,但承銷有強陣,亦有股民熟悉的富豪押寶,護盤陣容如此,恐讓市場看高一線。農行上市歷程集萬千寵愛自不待言,股民是否以熱烈認購投下一票,很快可見真章。
以中國高速發展的經濟為背景,中國的國有銀行被普遍看好,尤其金融危機發生以後,海外銀行暴露諸多風險,使得有政策保護又經營相對保守的國有銀行,高人一頭。但自○五年建設銀行打響上市頭炮起,到今之農行上市,已六個年頭,一方面內地經濟情勢所限,另一方面全球局勢變化,不能以五、六年前境況,簡單比論國有銀行的投資價值。
佐證很簡單,國有銀行上市一般都引入重量級的戰略夥伴,戰略夥伴同搭這條船之初,都一概唱好前景。到了今天舉目四顧,國有銀行戰略夥伴凋零,是套現獲利遠颺也好,是跳船逃生也好,總之是揮手別去,股價表現也像抽走了一項利好因素。另一類例子,像股神巴菲特悉售中國石油,雖然股份的基本因素無大變,但股價表現已大不相同。股民擔心的就是類似情況,會否在農行上演。
具體說到農行,是國有銀行上市的「尾班車」。以家庭中少女出嫁作譬喻,中國有句俗語叫做「靚女先嫁」,國有銀行上市頗有同理,改制容易、盤數夠靚的國有銀行,成為先出閣的深閨女,農行上市包尾自有其道理。從最基本方面而論,農行改制之難,主要基於兩條:
其一,不良資產冠同儕。農行○七年時,錄得○四年前所發放的三農(農業、農村、農民)貸款,高達百分之七十五的不良率,以致○八年一次過剝離七千六百六十九億元人民幣的不良資產。
其二,政策影響雙刃劍。農行備受政策扶持是事實,尤其從改制上市一路護航、一路綠燈可以充分體現,正因如此,農行才能四月敲定投行、五月遞交申請、六月路演推介、七月上市「禮成」地開上市快車,非其他國有銀行上市能及。
然而,農行受政策扶持的另一面,亦受制於政策干預,如規定三農貸款增長不低於全行貸款增速,五年內三農存貸率增至百分之五十以上,經營自由度不及其他國有銀行。
因為農行特殊性質,去年平均資產回報率只有百分之零點八二,低於中港上市的七大內地銀行,可以憧憬的只有食正三農條水,增長空間勝過同儕。這種特質料需要定價兼顧合理折讓,預留上市獲利空間,這關乎認購的支持程度,以及上市後護盤的成敗,因而成為認購的抉擇依據,除此之外,市場大勢亦成不可或缺的考量。
農行填補了國有銀行上市的最後空白,農行自詡「大象起舞」的集資額,超越當年工商銀行,居世界之最。但不可忘記的是,工行○五年十月上市集資,港股還處於「氣勢如虹」的上升軌,農行今之上市,港股雖略顯漲勢但有「氣勢遇熊」之憂,流動性充裕遠非當年模樣,農行大抽水確考驗市場承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