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經貿融合 香江獨自憔悴

大陸海協會與台灣海基會昨日在重慶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這是繼三通後,兩岸經貿關係融合另一重要標誌。未來兩年,兩岸合共近八百項產品將會分階段撤銷關稅,同時互相開放部分服務業與創意產業市場。

兩岸經貿關係進一步融合,對於香港人來說,可謂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根據協議,將會獲得大陸分階段減免關稅的台灣產品超過五百種,涉及農產、化工、電子等;另一方面,大陸將對台開放包括金融、醫療、會計等十一項服務產業,並允許台資在海南、福建及廣東等地開設醫院。顯而易見,有關安排是大陸對台的一次大幅讓利。

一如外界所料,ECFA為台灣提供的優惠和便利,比香港的CEPA有過之而無不及。事實上,ECFA提供的部分優惠一步到位,與香港爭取多年才逐步實現形成鮮明對比,例如ECFA規定台資銀行大陸辦事處成立滿一年即可申請設立分行,分行成立滿兩年,當中一年獲利即可經營人民幣業務的安排,便與明年元旦起生效的CEPA第七份補充協議中,香港銀行在內地申辦人民幣業務的條件一致。由此可見,香港已沒有任何優勢可言,香港作為兩岸中介角色的時代一去不復返。

然而,面對愈來愈嚴峻的形勢,港府官員依然滋油淡定、老神在在,只是不斷重彈兩岸交流的餅做得愈大,香港可分一杯羹等舊調,又大談兩岸三地間的協同效應和互補效應,彷彿甚麼也不必做,機會就會自動送上門。可惜事與願違,兩岸實現三通以來,本港作為兩岸橋樑的角色日漸淡化,去年港台貿易額大約二百九十億美元,比三通前下跌近百分之七;海基會近日亦透露,兩岸三通以來訪港台灣旅客銳減三成,可見所謂將餅做大、互補效應云云,無非是港府官員掩耳盜鈴、自欺欺人的夢囈。

事實擺在眼前,在兩岸三地的大舞台上,香港的角色已大不如前,邊緣化的危機日甚一日。雖然有人認為本港金融服務業相對發達,對兩岸企業仍有一定吸引力,但必須指出的是,隨着上海被定位為中國的國際金融中心及航運中心,特別是上海及周邊地區是台商最集中、產業層次最高的地區,單是落戶上海的台商及其家屬就高達數十萬人,試問如果台資企業要上市,為甚麼非得捨滬取港?

事實上,香港之所以在兩岸三地競爭中落於人後,逐漸被邊緣化,港府無能實難辭其咎。眾所周知,本港背靠中國這個十三億人口的龐大市場,得天獨厚,本來大有可為,無奈港府目光短淺,治港無方,錯失了與內地融合的先機。儘管CEPA已經推出七年,而且幾乎年年簽署補充協議,但港府並沒有積極跟進協議內容,以致成效不彰,成果寥寥。又如粵港聯席會議,會議開了又開,協議簽了又簽,但無論是河套邊境還是港深空港合作計劃,至今仍是只聞樓梯響,聯席會議亦早已淪為雙方官員交際應酬的例行公事。可以說,台灣在與大陸經貿融合方面後發先至,決非偶然。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麼多年來,香港一直在內鬥內耗,蹉跎歲月,而周邊地區則急起直追,迎頭趕上,台灣如是,上海及深圳等內地城市亦如是。「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這幾句感嘆歲月不饒人的詩句,套用在今天,無異是對不思進取、坐吃老本的特區政府當頭棒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