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金:民主怎行各有前因

吉爾吉斯總統巴基耶夫被人民趕下台,逃往南部根據地,拒絕辭職,企圖搞南北對峙,藉此東山再起。

巴基耶夫如此盤算,乃因吉爾吉斯的南北分野確實巨大。北部人口以吉爾吉斯族裔為主,在蘇俄年代被強迫安頓下來前,歷代過着游牧生活,不停為尋找更綠草原移徙,習慣遼闊環境、酷愛自由,待人處事較寬宏大量,接受以民主自由為核心價值的意識形態並無困難。

南部人口以烏茲別克族裔為主,歷代主要以農耕維生,早已聚居依耕地而建的村鎮,傾向安土重遷;而且居所固定有利宗教傳播,此區伊斯蘭氣氛特別濃厚。因此,南方人待人處事較保守,傾向按成規、教義辦事,對以民主自由為核心價值的意識形態較陌生,甚至視之為應抗拒的外來文化。

北部與南部由吉爾吉斯中部的山脈劃分。北部平地較多,為首都什凱克所在地,掌全國政經命脈,且擁有全國主要外匯來源的唯一金礦及中亞地區旅遊勝地伊塞克湖,屬該國富裕地區。相對之下,南方除農地外,便幾乎一無所有,屬該國貧窮地區。

當北部國家命脈已操控於臨時政府之手,巴基耶夫在南部挑動族裔矛盾亦難望奪回權位,充其量只是與臨時政府總理奧通巴耶娃討價還價時多點籌碼而已。但後者似乎已洞悉圖謀,委任多名德高望重的南方人士加入內閣,包括由曾被巴基耶夫囚禁的伊沙哥夫擔任臨時國防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