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十三年社會矛盾未能疏導,反而持續積累以致被激化,中大的調查報告得出驚人結論:市民認為香港不再是和諧社會。連日來輿論極多探討,為何社會和諧不再?
特區領導人從董建華到曾蔭權,他們的班子欠缺管治能力,既未能為香港謀劃長遠,又未能為經濟這塊大餅打造新的增長點,面對各項社會及政治問題,又無法推出有力措施應對,政策制訂過程則脫離主流民意,失誤頻繁,民意支持度每況愈下,已是難挽的頹勢。
不能忽略的是,公務員體制也未能與時並進,運作起來與社會轉變的潮流格格不入,無法適應。最明顯不過的是政出多門,部門間各自為政,跨部門統籌協調似有實無。現代社會政策涉及極多持份者,難以靠單一部門滿足社會的訴求,必須有強有力的決策中樞駕馭不同部門,才能應對日趨複雜的社會問題。
遠的不論,就以近期鬧得不可開交、天怒人怨的骨灰龕問題為例,法例過時追不上形勢固然令問題難以解決,但各有關執行部門,如地政總署、規劃署、食環署及民政事務總署等,則互相卸膊,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周一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卻未能有效統籌各部門,給市民一個合理的解釋。
先人骨灰無處安居,何來和諧社會可言。跨部門變垮部門,古已有之,於今尤烈,即使有好的政策,執行起來也會錯漏百出。樹木壞死倒塌與舊樓舊區重建問題,涉及重大公眾利益,現有的行政架構根本嚴重滯後於巨變的環境,卻未見政府下定決心重整。
財政預算案近年不斷派糖,施小恩小惠,市民並不領情。一個真正以民為本的政府,必須對解決社會矛盾有承擔,竭盡所能,全力以赴,切記市民的眼睛是雪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