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政界:笑看俄機T50難產

瞄準美軍F22隱形戰機的俄軍第五代戰鬥機T50,今年初終於完成首飛。冷靜的觀察家指出T50的一個個死穴,連北京軍方人士也嘲笑「T50的首飛,俄國人的吹噓明顯底氣不足」。

從外形可見,T50的機翼面積比F22大,且機身下表面有明顯的凹槽,不利於超音速巡航。蘇俄戰機一直不惜代價地追求速度,只可惜,T50裝的不是五代發動機AL41F,而是蘇35-1的117S發動機,無法證明具有超音速巡航能力,怎能算「第五代戰鬥機」?

中外媒體都留意到,特寫照片裏的T50前機身上密密麻麻的鉚釘,不用流行的複合材料而是金屬材料,而且不是先進的整體銑切加工成形。大量鉚釘在超音速飛行時產生的阻力和氣動熱很大,也是隱身的大敵,暴露出俄國航空工業機械加工設備和工藝遠遠落後於時代,甚麼「等離子隱身技術」只是俄羅斯的鏡花水月。

T50正面看像F22,俯視也像短粗的F22,側面看有點YF23的影子,後面看是典型的蘇27系列。座艙位置很高,座艙蓋上有很寬的加強框,對隱身不利。T50的外形了無創意,可看性遠比不上幾年前熱炒的蘇47「金雕」。俄國胎死腹中的五代機驗證機還有蘇47和米格1.44,曾於九七年及○○年首飛,如今各剩一架技術驗證機,記錄着「無可奈何花落去」的悲哀。

北京最新的《兵器知識》雜誌指出,資訊化武器的發展方向,恰恰是俄羅斯的軟肋。當年蘇27在「劍」雷達的研製失敗,影響飛機的整體性能。首飛的「T」字頭飛機,是工程代號,不是列裝型號。T50離最後定型還早,形成戰鬥力更是望梅止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