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看今朝:美對中國施軟功夫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芝加哥大學教授加里‧貝克爾近日撰文,站在美國利益立場上高調反對人民幣升值。他認為,中國的人民幣政策無疑打擊了美國本土企業的生存空間,更可能導致失業問題惡化;但換另一角度,美國的廣大消費者正在受惠於中國低匯率政策,美國人的總體得益,將可以彌補失業帶來的經濟損失。

在低匯率政策下,中國的出口貨品價值變得便宜,出口量自然上升。美國人(特別是中低收入家庭)是中國貨品的主要消費者,正在享受着包括衣履、家居用品、小型家電用品等從中國出口美國的價廉物美的貨品。人民幣價值愈低,美國人的得益愈大。

文中更質疑中國保持經常帳盈餘的用意。貝克爾認為,中國因為經常帳盈餘累積了龐大外匯儲備,而這些儲備大部分為美國債券,中國可能以持有大量美債來作為跟美國對談的籌碼。但中國拋售美債的話,又可以買甚麼作為儲備?如果買日本或歐盟債券,最後日本和歐盟會向美國購入中國放出的美債,對美國來說終歸是零影響。

相反,美國政府可以「通脹」作威脅。通脹令美元貶值,連帶與美元掛鈎的人民幣隨之貶值,令中國經常帳盈餘擴大,令中國不得不持有更多美國或者其他國家的債券,累積更多的外匯儲備。

過去西方輿論逼迫中國加快推行人民幣改革但不得要領,未知是否因為利用硬功夫對待中國不奏效,現在轉而用軟功夫,利用以上疑似「以退為進」的方法迫使人民幣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