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盧灣區的田子坊,最近被區政府譽為「城市最佳實踐」的案例之一。它是典型的上海石庫門建築里弄,就像香港舊區的橫街窄巷,本來都是民居,沒甚麼特別。十二年前,知名藝術家陳逸飛等進駐田子坊,在以前的皮革廠設工作室,不少藝術家和畫廊其後加入,田子坊的文化氣氛被深化,吸引眾多餐廳和酒吧在旁邊縱橫交錯的里弄中開業,數年間,田子坊有機發展,形成新舊交融的文化景點。
我三年前首次到田子坊,在迷宮似的里弄中漫步,別有風味,這邊有咖啡香,年輕人坐着「吹水」吃糕餅,那邊的「原居民」照常生活,傍晚時分,一位婆婆在屋外的街喉洗菜,另一邊一位老伯在砧板上把豬肉切成薄片,準備下鍋。遊人與居民共用着空間,大家都怡然自得。我想,這就是「活」保育吧。
三年後,聽說不少居民陸續把自己的家租出或賣掉,搬出田子坊,但里弄中仍有炊煙,居民依舊把晾曬的衣裳擱在通道上。田子坊確實比以前精緻了,是為迎接世博吧,石板小路是新鋪的,是餐飲和商店主導,民居已靠邊站。田子坊仍由當區的「街道委員會」管理,這地段的經濟效益高,居民與街委會在錢銀上的瓜葛就更多了。
但田子坊真有點「麗江」化了,怎麼辦?這是「活保育」的危機。就算政策鼓勵原居民留下,但事實是他們快走光了。三年後,這些里弄可能淪為一個蘭桂坊模樣的娛樂空間的裝飾,再看不見阿婆洗菜,也見不着阿伯蹲在地上與鄰居閒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