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金:視病人是寶的醫生

二十多年前,被安排到一家坐落英國伯明翰的醫院接受專科訓練。所在部門是英國當時的三個傳染病及熱帶病轉介中心之一,屬第三層專科單位,比第二層的一般轉介中心更為專門。

由於性質特殊,中心病人數目遠較一般單位為低。每天新收入院病人平均只有三、四名,跟香港當時每天新收病人動輒三、四十名的內科單位,直有天淵之別。

作為正接受培訓的醫生,在香港學習的是有效率地工作,在大致安全、大致沒有遺漏下看每一名病人。相對之下,英國學習的是精心處理,務求以世界最高水平醫治每一名病人。舉例說,香港病人受細菌感染,治療用抗生素,英國這中心的病人受細菌感染,治療亦用抗生素;兩者不同的是,在香港觀察病人對治療的反應是否良好,主要看的是症狀消失,但在英國,除了觀察症狀好轉之外,亦可能量度病人血液中的抗生素濃度,以及細菌在甚麼抗生素濃度才被完全消滅等。換言之,給予病人的治療不只要求表面有效、感覺有效,更要求可客觀量度、證據確鑿有效。

在這地方工作的滿足,是病人視醫生是寶,醫生亦視病人是寶,醫患間存在互相珍惜、互相尊重的關係;不像香港公立醫院的醫生和病人之間,總存在「人海茫茫,無奈遇上,不是我請你來,你不是我所選」的感覺。醫患互不信任,致令醫生工作倍加吃力,病人縱然痊愈出院,卻仍半信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