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金:醫生兩條心未為多

有讀者問:「為何私家醫院駐院醫生,比公立駐院醫生幹得起勁?」原因之一是收入差距,私家醫院駐院醫生收入比公立駐院醫生好得多;更重要的是,前者多勞多得,後者愈多勞愈少得。公立醫生工資固定,例如每天平均工資二千元,看二十名病人,診金是每人一百元;若要看四十名病人,診金即減半至五十元。相對之下,私家醫院駐院醫生,除底薪外,每看一名病人,便另獲由院方訂定的診金,他們不介意多勞,此乃底因。

況且,醫生在私家醫院診治病人,較有個人感覺——看自己的病人;反之,公立醫院病人,則是「阿公」的病人,因而少了幾成着緊。要為公立醫生建立多勞多得制,十分困難,此舉可導致他們為了多得而用盡辦法吸引病人。這對病人來說,可能是好,例如令醫生更悉心照顧他們、更和顏悅色等;但也可能不好,對病人太千依百順,甚至對不必要的檢查或治療亦有求必應,因而浪費資源,更可能危害病人。

更大問題是,在公立醫院吸引病人、鼓勵醫療消耗,但付鈔非病人自己,而是政府庫房,如同醫生請客,「阿公」付鈔,醫療開支肯定大幅上升。私家醫生收費由病人自己支付,病人懂得「睇餸食飯」,對由醫生帶動的需求,有一定的制約作用;若收費由私營醫療保險支付,保險公司對醫生和病人亦自然諸多約束。

有甚麼可行措施鼓勵公立醫生更用心做事,明天續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