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河南欒川縣男子常仁堯「二十年後當街掌摑老師」事件,經媒體報道後引發持續關注,該案近日於法院開庭審理,打人者是否應受到法律制裁,再次引發社會爭議,不可思議的是,包括部分媒體,輿論觀點多認為其「復仇有理,打人無罪」。
據檢方起訴書指控,常在公共場所出於報復動機,為發洩情緒,借故生非,當眾攔截、辱罵、毆打中學老師,並有意錄製視頻傳播給他人觀看;導致該視頻在網絡廣泛傳播,嚴重影響老師的工作、生活及家庭安寧,並引發整個社會對尊師重道傳統美德的非議,影響惡劣,嚴重破壞了社會秩序,應當以尋釁滋事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法庭當天並未當庭宣判,從庭審現場看,被告人常仁堯談起過往老師曾毆打他經歷時數度流淚,雖也對自己行為道歉,卻並無悔意。而律師則作無罪辯護,他的家人更發表公開信為他辯解,指「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期待法院「公正判決」。
被告人毫無悔意的底氣,來自社會上對其同情甚至讚美的聲音,網上雖有人譴責打人者的暴行,要求嚴懲,但絕大部分人為他復仇叫好,更有大批被告當年的同學和師弟站出來,舉證被打者老師二十年前體罰學生的「暴行」,更有鄉親聯名為其求情。輿論僅憑當事人的解釋,就傾向支持常仁堯,他們的聲音,甚至成壓倒之勢。
也許很多人曾有過被體罰經歷,透過常仁堯的復仇獲得共鳴,但這也反映了一個現實,不少地方以往廣泛存在老師對學生的暴力行為。不過即使常的陳述屬實,從他的行為來看,對老師的仇恨能伴隨二十年,難以相信這樣的人會對人友善,未來不會有極端行為。若被打老師是無辜的,教出這樣的學生,難道就沒有責任?但無論如何,打老師都應為全社會所不齒。
從綱常倫理講,該名學生復仇事件,亦折射出目前師生關係現狀。曾幾何時,老師都想培育好學生,學生都盼有嚴師教導;在校學生以老師自豪,畢業時,老師則以學生為傲。這樣的師生關係,一直維持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之後,已蕩然無存。
事實上,近年來學生毆打教師,甚至殺害老師事件亦時有發生。例如四川德陽一中專學校就曾發生學生毆打教師事件,多名學生圍毆一名老師並拍攝視頻。教育形象繫於學校,學校形象繫於教師,教師形象繫於師德與傳授知識的能力。師道尊嚴遭肆意踐踏,受損的不僅是教育的形象,更是國家的未來。而學生打老師事件頻發,亦正是病態社會的產物。
當今中國,禮崩樂壞已莫此為甚。上至廟堂之高,下至江湖之遠,從達官貴人到升斗小民,個個一切向錢看,又有多少人講禮義廉恥?特別是教育腐敗,師道不存,學校巧立名目斂財,「人民教師」沉醉收禮撈外快,作育英才的學校與誤人子弟的學店無異。當教育救國淪為教育誤國,學生又何來倫理呢?一個不尊師重道的社會,和一個不愛護孩子的社會,同樣沒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