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化解信任危機 推動公平社會

過去兩星期,數以十萬計市民上街反對修訂《逃犯條例》,最終政府在民意壓力加上立法會被反對派圍堵甚至暴力衝擊下,決定無限期暫緩立法。一條原本是伸張公義、針對逃犯、世界各地都有類似安排的法例,竟會引發聲勢浩大的反政府運動,很多人都始料不及。

有人認為政府失敗在於宣傳和解說,反對派有數條網上瘋傳渲染恐怖的短片,相對於政府密密麻麻的所謂宣傳單張,宣傳手法就有如長矛大刀遇上隱形戰機,在輿論和網絡平台上完全捱打。此外,也有包括筆者在內的意見認為,在中美博弈鬥爭最尖銳之時,美國勢力高調介入,添柴添火,儼如一場「顏色革命」。

上述兩個原因,第一個是技術問題,第二個是外部因素,但都不是問題的核心。我問過一些反對立法的人,發覺怎樣和他們細說條文保障也沒有用,說到底就是信與不信的問題。若連基本的信任也沒有,再合理的法例也會被曲解成「惡法」。面對未來,應先去思考信任危機的根源,然後再思考如何重建市民對政府的信任。

先天不足 後天失調

說實話,香港的政治就是先天不足,後天失調。先天不足是指「發展中的民主」政制,以二○一五年政改失敗告終,行政長官和立法會仍未完成《基本法》中雙普選的目標,令深受西方民主意識形態影響的一代人,對政府認受性打了折扣。回歸後內地發展勢強,但內地、香港意識形態的矛盾,令很多人擔心北京會影響香港的自治,甚至破壞原有的民主與自由,形成一種難以言喻的憂慮和恐懼。

所謂後天失調,是指由於社會結構及政治發展的關係,商界是支持政府最有力的夥伴,政策傾向商界利益,就算政府偶爾推動一些改善勞工權益的政策,也是阻力重重,加上全球化和資產泡沫等原因,造成香港雖然是經濟發達地區,但亦是全球貧富差距最大且樓價最高的地區。大多數港人在長工時、壓力大的情況下,都分享不到經濟成果,年輕人買不起房子,成家立室成奢望,到老退休時又沒有完善的保障。基層成了無盼望的窮忙族,中產終日擔心向下流,下一代發展前景不明。如此的生活,市民對政府又怎會有信心?

想要持續推動香港成為一個公平、合理、公義的社會,政府就要照顧大多數人的利益,針對現時社會所得分配不公,既得利益者就必須讓利。過去由於現有政治制度的狀態,在爭取公平合理的社會分配方面就碰上重重阻力。筆者說過,一五年政改失敗最大的受害者是勞工基層,今天面對這種社會撕裂和躁動,若商界既得利益者仍死抱賺到盡的思考方式,最終將導致社會極度動盪,最終來個魚死網破,良好營商環境亦會毀於一旦。

或許你會笑筆者所言猶如與虎謀皮,但筆者始終相信商界中也有開明的一群,應明白現時不公平的社會是不可持續的,真正愛國愛港的就要正視社會不公的問題,比如在假期政策、工時政策和退休保障等重大基層議題上,好好地回應社會上廣大市民的訴求,讓政府能有空間大展拳腳,推動社會改革,贏回市民的信任,才是官商民共贏之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