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一些長時間困擾香港的問題,理想是我們做社會運動者之靈魂,但現實卻是不能一步到位,只能分階段爭取,令人非常困惑。很多人說香港人現實,但香港今天的成就,香港人的「現實」應記一功。不過,現實當前,人又不能沒有理想,套用星爺金句:「做人如果沒有夢想,跟鹹魚有甚麼分別!」
學者沈旭暉也曾在違法佔領期間,寫過一篇有關理想與現實的文章,希望學生多作思考。不過,與其以學術的概念去闡釋人人皆會碰到的貼身問題,倒不如以實際例子,說明這個人人都面對的人生交叉點:理想需要堅持,但現實也不是錯!像最低工資,如果不接受二十八元,要堅持三十三元甚至更高叫價,結果可能是立法不成,打工仔女維持時薪十多元的可恥工資,這是現實。例如「三天侍產假」,有人提出修訂五天、七天,甚至提出理想的一個月,但如果反對三天,結果是政府發還勞僱會,拖足三、五、七年,打工仔女最終一天假都得不到,這是現實。
又例如剛過去的政改紛爭,雙方明顯對「一國兩制」的理解存在理想與現實的落差。然而,在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種截然不同的思維方式下,怎可能完全理想呢?你不要「一國兩制」,那結果可能就是「一國一制」;你理想地要有全面的一人一票,結果卻變成重回千二人的舊路,一條不知何年何月才行完的路。這就是不接受現實後需面對的另一個現實。
當然,如果凡事都能一步到位,相信沒有人會有異議。之不過,現實往往事與願違,當放棄現實追求理想所作的犧牲太大,且是不能彌補的傷害,我們就應該想一想,這個犧牲是否值得?這個犧牲是否大眾的意願?若否,實無異於將個人之理想,建築在大眾的痛苦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