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讀到一篇「商界流感──互聯網焦慮症」的文章,頗有感觸。筆者對「互聯網焦慮症」的理解是:一方面,由於電子商務創造了實體產業無法比擬的商業發展和財富積累速度,傳統行業希望盡快找到適合的電子商務渠道,擔心慢人一步,便會被市場淘汰;另一方面,互聯網的「水太深」,缺少行業規範和法律保障等,當中的風險令人望而卻步。因兩種矛盾都有其迫切性,使不少廠商陷入焦慮之中。
的確,筆者在廠商會與不同行業委員會討論業界動向時亦發現到,從零售、出版到餐飲等各行各業,都不約而同提出了一個共同的訴求,就是希望有關當局能提供更多電子商務方面的指導。
有些意見認為,目前的電商平台,過於重視消費者權益。尤其去年新版《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以來,不少網上交易平台都紛紛響應,例如淘寶網便推出了「七天無理由退換貨」,這對消費者來說,當然是大表歡迎,因掌握了退換貨的主動權。但對於廠商和供應商來說,則要面對極大風險。
除此,電商徵稅方面也是工商界關注的重點。因到目前為止,網購的世界尚未有一套標準、合法和廣泛認可的稅務規則,令有意發展電商的企業不敢輕率開步,擔心日後一旦被追稅而難於應付,尤其是跨境網購涉及進出口稅項,更加複雜。
所以,有關當局須盡快制訂相關指引,釐清現存的「灰色地帶」,並成立專門針對解決電商問題的部門,才可真正把「以互聯網為載體的新興消費搞得紅紅火火」。